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和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4年中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了18%。然而,据WTO网站截止到2014年底的反倾销数据库统计,中国共遭反倾销调查1052起,被采取反倾销最终措施759起,连续十九年成为遭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在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前7位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占据五席,可见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已经成为对华反倾销的头号力量,应引起高度关注。为此,如何积极、有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营造良好、健康的贸易环境,促进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反倾销相关理论作出界定,并分析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总体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五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印度、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和墨西哥的对华反倾销现状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呈现机制有漏洞、国别分布主要针对中国、双边贸易情况差距大、产品结构过于相似、涉案金额巨大及征收税率过高。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其次,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选取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遭发展中国家反倾销调查次数、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额等几个影响出口的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只有中国遭发展中国家反倾销调查次数与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呈负相关,且长短期的影响均十分显著。表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我国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最后,提出主要的对策建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三体联动”工作机制,来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扩大我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从政府角度说,应当转变成服务型、监督型的政府,建立反倾销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平衡进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同时不排除采取报复措施;从行业协会角度说,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构建预警机制,培养应诉团队,设立应诉基金;从企业角度说,产品做好差异化,走多元化出口战略,同时积极应诉,必要时对海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