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对周边地区大气铅污染影响逐渐加重,但对高海拔地区的影响尚不清楚。由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高海拔地区开展相关的大气污染监测难度较大。近年来,苔藓、附生地衣等生物监测技术在大气Pb污染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偏远地区大气Pb污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手段。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南(云南省、四川省)18个高山地区地衣植物—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和苔藓中铅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208Pb/206Pb和207Pb/206Pb)的测定与分析,并且与土壤Pb含量进行对比,探讨了该地区大气铅污染及其来源特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土壤、苔藓和松萝中的Pb含量、以及土壤、苔藓和松萝中的Pb同位素组成与岩石中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南高山地区普遍存在大气Pb污染。 各地区长松萝中Pb的含量范围为1.5-64.5 mg/kg,苔藓中Pb的含量范围为1.7~204.0 mg/kg,在临近城市及有色金属产区含量较高,这与土壤中Pb含量(7.6~240.0 mg/kg)空间变化基本一致。轿子雪山、螺髻山地区大气Pb污染最为严重;老君山、玉龙雪山、苍山、金丝厂地区大气Pb污染次之。轿子雪山靠近铜矿产区东川,螺髻山临近西昌市,这两个地区大气Pb污染较重可能受点状扩散污染源的影响。 长松萝中208Pb/206Pb和207Pb/206Pb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099~2.121和0.850~0.873;苔藓中208Pb/206Pb和207Pb/206Pb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094~2.110和0.847~0.868。通过与主要潜在污染源(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燃煤、含铅汽油)Pb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我国西南高山地区大气Pb污染主要源自该地区铅锌矿冶炼,并且还可能受到来自缅甸含铅汽油源的影响,在毗邻缅甸的边境地区(老窝山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后向轨迹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区大气Pb污染受到缅甸含铅汽油使用的影响。 不同种属苔藓含量与Pb同位素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一采样区不同苔藓铅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平均值具有较好的区域代表性,能够反映大气Pb污染的区域差异。苔藓与松萝对大气Pb污染具有相似的指示能力,二者均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反映了区域大气污染情况。在Pb积累能力上,附生苔藓优于长松萝。但长松萝Pb同位素比值显著高于同一地区苔藓Pb同位素比值,与潜在污染源Pb同位素值更为接近,表明长松萝对大气Pb污染的响应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