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土处理软化土地基的施工及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f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裙楼地基浅层的无黏性土受到雨水浸泡及施工扰动极易形成高含水量的软化土,从而产生软化土地基问题。软化土因含水量高,孔隙比大,软化土地基承载力低,远不能满足裙楼地基承载力的需要,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法种类繁多,不同的处理方法优缺点各不相同,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治理地基表层和浅层软土及软化土最经济的方法是换土法。但对于施工项目处于南方大、中城市,尤其是雨季施工时,由于运距远、软土及软化土运输对城市环境影响大以及雨季弃土场对弃土的特殊要求,采用换土法难以在短期内找到适宜的弃土场地弃土,而且还会严重延缓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改性土应急处理方案新技术对软化土进行处理,与换土法相比,可节省运输和弃土方面的费用,还可以大大加快施工进展。水泥改性土应急施工新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改性土路基压实施工技术,也与固化土施工存在较大差异。水泥改性土应急施工新技术是在吸取改性土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和固化土施工技术两种施工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快速软化土地基处理新技术,既克服了固化土水泥掺量高引起的成本高的问题,又避免了改性土路基压实施工技术需要低含水量、高压实度等施工要求高引起的工期长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改性土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及固化土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在研究改性土路基压实施工及固化土施工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改性土应急施工的新技术;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水泥掺量与养护龄期对水泥改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水泥改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变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变大的试验结果;并进一步通过试验获得了不同含水量下,符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的最佳水泥掺量与养护天数的施工技术参数;最后,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水泥掺量(10%)和养护天数(1天)的治理方案,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找出此方案能治理卓伯根地基软化土含水量的范围值。本文依托横向课题,针对长沙卓伯根项目软化土地基病害的土质特征,结合试验研究结果,研究提出了水泥改性土应急施工新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法,并结合依托项目开展了施工实践,同时开展了落钎法进行水泥改性土应急施工质量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分析了落钎法的检测原理及其检测方法。施工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水泥改性土应急施工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及环境友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应急施工新技术。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一种高功率因数和低谐波输入电流的PWM整流器成为学术热点,维也纳整流器以其低谐波含量、结构简单、驱动电路少、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功率密度高、无需考虑死区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实际电网由于电网电压幅值、相位偏移等情况处于不平衡状态,传统平衡条件下的控制策略会造成非特征谐波的增加。为研究电网不平衡状态下维也纳整流器的调制方法和控制策略,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维也纳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在出资者、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的有关学校运营与权力配置的一种组织结构。研究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对实现民办高校有效治理,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在借鉴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基本特征。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在经历了萌芽探索时期的松散治理、扩张发展时期的规范治理之后逐步成熟完善,走向共同治理。与此同
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比例风电直接接入配电网或与其他形式能源构成能量枢纽接入配电网中,而分布式风电功率具有随机模糊性,致使含风电能量枢纽与主动配电网交互功率也具有随机模糊性,随机模糊性功率的注入可能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当弃风不可避免时,如何实现弃风量最小,使电力系统安全、清洁、节能运行?因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针对现有主动配电网安全域及安全距离模型均以确定
含盐有机废水产生量大、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是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法具有成本较低、二次污染小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其中,好氧颗粒污泥是上世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山东省委、省政府启动“一次办好”改革,其中包括“简化获得电力”在内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供电营业厅是供电企业面向客户的重要窗口,提升供电营业厅服务质量,是落实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和优化供电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供电营业厅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为研究目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分析法等方法,对供电营业厅的服
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人民在享受高铁带来便利出行的同时,对高铁在服务生产、丰富生活、促进流通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期望,尤其是消费不断升级和电商快递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时效、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体验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先后会见了阿里巴巴、中国邮政、顺丰、腾讯等企业负责人,提出了推进高铁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新思路,对加快高铁快运物流发展、挖掘高铁溢出效应提出了新要求。在此大
金融集聚是伴随着产业集聚的出现而形成的,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金融集聚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也已经出现了以上海、北京和广州为中心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然而,我国的中原地区历史上一直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金融发展较为缓慢。随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的中原经济区,如何发挥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此同时,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目前,多光谱成像技术因其能够同时获取目标的图谱信息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研究领域。对于物候观测领域,要求观测设备的体积小、质量轻,具有宽光谱范围、高质量像质等特点,因此多光谱相机的性能需要不断地被提升。本课题针对多光谱成像系统在获取植被空间及光谱数据中的应用,采取多孔径共探测器的快照式多光谱成像方式,研究了两种轻小型多光谱成像方案。一种方案是基于棱镜分孔径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受仿生复眼视觉启发,提出了基
外骨骼作为一种可穿戴的智能机械装备,能够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同人体形成闭环的一体化系统,实现人机协同运动和力量辅助,使穿戴者能够在自身意识控制下轻松地完成很多原本超出能力范围的活动。基于气动肌肉驱动的气动助力外骨骼为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电磁干扰、高柔顺性和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准确获取人的运动意图、快速适应外部负载变化、保证运动过程的流畅性和舒适度是实现外骨骼人机协同功能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