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创刊于1979年6月的《随笔》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历时梳理,试图勾连起与之相关的文学史现象并予以必要的评述。自有文学期刊以来,它一直就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作为期刊的特殊身份,能紧密地结合起编辑、作家、作品三个不同的方面,而编辑、作家、作品这三个看似分散又独立的因素也正是在期刊的意义上才找到了互动和交叉。因此,本文以《随笔》这一期刊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对它的深层解读,综合考察新时期以来一份期刊是如何在编辑、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从中国为数众多的期刊中脱颖而出并且始终坚持自我的风格;而它作为国内散文期刊的重要阵地之一,又是如何推动散文这一文体的发展,为其丰富和兴盛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从而在当代散文领域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它还是当代作家展示自我的平台,它以集中发表严肃意义上的作品为己任并以思想性著称,因此也有效地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中国作家的思想现状和精神风貌,折射出中国知识分了的几许心路历程。论文正是从以上三个不同的层面对《随笔》这一期刊进行立体透视,从而揭示出它是如何积极参与了当代文学的构成并成为其中有意义的部分。 引言:该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做了必要的说明。近几年来纯文学期刊纷纷处于转向或者风雨飘摇之中,但是《随笔》不仅坚持了一贯的立场,而且保持了令人振奋的现状,这样的存在可谓凤毛麟角,考察并梳理其发展脉络无疑具备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鉴于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文决定采用放射性的结构,以《随笔》这一期刊为中心,进行三个不同层面的历时梳理,借以揭示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勾勒出一副广阔的文学画面。 第一章:变动中的努力与坚守。从创刊至今,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随笔》作为一份杂志仍然屹立在中国文坛的一角,更为可贵的是它一直坚守着严肃文学的立场,这是一种令人敬仰的姿态。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刊物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期刊的成长与转变:最初它只是一个内容驳杂的不定期出版的丛刊,后来逐渐规范,成为树立了明确的自我风格的期刊;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