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快通道麻醉的兴起,心外科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但术后疼痛问题却日益凸现。剧烈的术后疼痛可诱发病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代谢和免疫等功能的变化。为了阐明术后镇痛的机制和不同镇痛方法的作用,本课题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术后镇痛对快通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s-controlled analgesia,PCA)组(Ⅰ组)和传统间断肌注镇痛组(Ⅱ组)。于术后12、24、36和48h分别对患者的安静痛和咳嗽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于麻醉前、术后90 min、术后24和48 h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术后12、24、36和48 hⅠ组患者的安静痛、咳嗽痛的VAS均显著低于Ⅱ组(P<0.01)。术后24和48h两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90 min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Ⅰ组术后48 h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持续至术后48 h。术中皮质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Ⅰ组术后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而Ⅱ组持续至术后48 h。组间比较术后血糖、皮质醇水平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第二部分静脉与皮下PCA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方法:24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PCA组(Ⅰ组)和皮下PCA组(Ⅱ组),每组各12例。镇痛药物为芬太尼20μg·ml-1加利多卡因10 mg·ml-1的混合液。于PCA开始后12、24、36和48h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用药情况并进行VAS评分。结果:Ⅰ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快于Ⅱ组(P<0.01),两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评分、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证实,静脉PCA较传统间断肌注镇痛能更有效地减轻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静脉PCA与皮下PCA均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