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ABCD3-L改良评分法预测TIA早期脑梗死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ABCD2、ABCD3和ABCD3-L三种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筛选出更具准确性的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其所有临床资料,按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及ABCD3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改良评分法(此改良评分法简称为ABCD3-L评分法)的标准分别给予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分)。分别记录其TIA发作后2天内和7天内是否有脑梗死事件发生,并统计实际脑梗死的发生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即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三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分析三种预测模型的不同危险分层、相关危险因素与TIA后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以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实际脑梗死结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与TIA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150例TIA患者,有“发作频率”的患者25(16.67%)例;血LDL-C水平≥2.6mmol/L患者37(24.67%)例;TIA后7天内发生脑梗死患者30例,脑梗死发生率为20%,其中20例(13.33%)于TIA后2天内发生。2、预测TIA后2天内的脑梗死发生风险,ABCD2、ABCD3、ABCD3-L三种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703(0.581-0.824)、0.786(0.676-0.896)、0.845(0.756-0.934),以ABCD3-L的曲线下面积为最大,P<0.05,有显著性差异。3、预测TIA后7天内的脑梗死发生风险,ABCD2、ABCD3、ABCD3-L三种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758(0.663-0.852)、0.834(0.752-0.917)、0.878(0.808-0.948),以ABCD3-L的曲线下面积为最大,P<0.05,有显著性差异。4、低、中、高三组危险分层之间的脑梗死发生率(TIA后2~7天内)比较,应用ABCD2、ABCD3和ABCD3-L三种预测模型评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组”和“未进展为脑梗死组”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入院时血压≥140/90mmHg、发作频率、LDL-C水平≥2.6mmol/L、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病史五项危险因素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LDL-C水平≥2.6mmol/L、发作频率、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和入院时血压≥140/90mmHg五项因素与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密切相关(OR=3.38~10.43,P<0.05),且95%CI均大于1,是TIA后早期进展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TIA后早期(2~7天内)脑梗死风险的评估,ABCD3-L的改良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优于ABCD2和ABCD3,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