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参与是利益相关或感兴趣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对影响其发展的决策和资源进行影响和分享控制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需求,必然要求积极的公众参与,特别是大量消耗资本、时间和资源从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工程建设行业。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公众将有机会参与并促进国家的发展,公众参与是科学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本文从“参与式民主”、“参与式发展”和“参与式方法”三个角度梳理了公众参与的的思想衍变、工具技术以及实践应用,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类型从“阶梯式”向“带谱式”的转变,奠定了工程建设领域研究公众参与的逻辑基础。根据公众参与的行为特征,本文从主体、思想、目标、模式、过程及评价、技术与工具和参与的悖论等方面构建了公众参与的行为分析框架,提出了公众参与的“火炬模型”。基于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工程建设“政策”、“规划”和“项目”三个层面的公众参与系统,从改善过程和赋权公众两个层面分析了公众参与的效果,并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公众参与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引入了公众参与指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共维度的测量指标,构建了可持续工程建设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模型。
针对港深珠通道项目中公众参与的实施进行了案例分析,总结分析了该项目四个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并比较了大陆与香港地区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程度和公众参与的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