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人才等在某区域高度集中,形成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聚合过程和结果,是金融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形态。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存在长期而稳定的影响。加速金融集聚,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对于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从规模与质量两个角度界定经济发展的内涵,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经济规模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功能论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影响,金融集聚通过深化金融功能、发挥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衡量金融集聚的综合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水平,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以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并进—步探讨金融集聚各指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地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和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金融集聚不仅可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且其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作用要大于其对于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张作用。在衡量金融集聚的各项指标中,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规模与基础设施则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此外,不同经济地带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