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坏疽型组与非坏疽组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病人的相关资料,明确不同程度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IC的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2例IC的资料,根据Marston的IC分型提取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82例IC患者包括非坏疽型70例,坏疽型12例,男女比例为1:1.41,发病年龄集中在50-80岁。坏疽组入院当天心率85.2±13.19次/min,非坏疽组是73.5±8.47次/min,相比于非坏疽型患者,坏疽型患者平均年龄更大,入院当天心率也更快。2.临床表现:腹痛最常见(74/82,90.24%),半数以上患者表现为左下腹痛,45人出现血便(54.88%),部分患者出现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左下腹痛在非坏疽型患者中多见,坏疽型患者以右下腹痛、腹胀多见(P<0.01),全腹痛和发热仅出现在坏疽型患者中。3.实验室检查:56.1%患者出现D-二聚体水平升高(>0.5mg/L),D-二聚体平均值为2.83±1.31mg/L,35.4%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110g/L),血红蛋白为114.87±26.90g/L,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17%)、乳酸脱氢酶升高(27%)、血肌酐升高(21%)及白蛋白下降(13%)。坏疽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肌酐平均值分别为10.51±3.77/L、96.10±40.27g/L、117.97±38.6umol/L,非坏疽组患者为6.89±2.74/L、118.08±13.13g/L、89.70±27.90umol/L,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影像学及内镜检查:13例患者发现腹部大血管病变,其中CTA检查阳性率最高(9/29,31.03%),35例血管彩超发现3例血管病变,阳性率为8.57%,行腹部CT平扫和或增强扫描8例,发现血管病变1例,其中以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最多见,多表现为动脉硬化、管壁增厚、血流信号消失、血管狭窄或闭塞。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有77例,其中内镜下发现肠壁缺血病灶72例,占93.51%,肠镜下最常见表现是充血、红斑、糜烂及溃疡,多发生于肠系膜对侧,与正常粘膜分界清晰,常呈节段性分布,降结肠和脾曲受累患者最多,坏疽组IC比非坏疽组IC有更高的升结肠病变(P=0.01)。5.治疗及预后:坏疽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3.13±4.83天,非坏疽型组为5.92±4.24天。所有病人均予补液、改善循环等治疗,此外13例患者予抗生素治疗,5例进行抗凝治疗,转外科手术治疗6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亡率(3.66%),1例在术后发作心室颤动,1例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其余患者均住院康复后出院。6.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年龄(>60岁)、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OR值大于1。结论IC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较男性多见;常表现为腹痛和便血,当患者出现右下腹痛、全腹痛和发热时,应考虑坏疽型IC可能,非坏疽型患者更多表现为左下腹痛;血清D-二聚体升高及血红蛋白下降对本病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入院当天心率,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肌酐水平可以预测IC的严重程度;肠镜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降结肠和脾曲是IC最常累及的部位,升结肠病变更多见于坏疽型患者;IC内科治疗效果好,但当患者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消化道大出血、腹膜炎等坏疽表现时手术应该被考虑;年龄(>60岁)、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是IC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