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居集落是历史上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历史的积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风情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环境,充满着迷人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乡镇工业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民居集落因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面临严峻挑战,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矛盾尤为显著。因此,及时对传统民居集落进行保护与更新,激发其内在活力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选择了处于经济“热地”长江三角洲的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的绍兴传统水街民居集落作为研究对象,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出发,通过直接参与绍兴传统水街民居的建设实践,并结合调研、分析、综合提高等动态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对传统水街民居集落切实可行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绍兴传统水街民居集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分析经济结构的变更对集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了绍兴地区独特的水乡集镇格局和建筑空间环境。第二部分阐述了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导致了传统水街民居集落与现实的种种冲突,并以绍兴的两个历史文化名镇东浦和柯桥在这种现实与传统冲突下不同的命运为例:一种是在经济大潮中被“建设性破坏”的柯桥,一种是传统风貌保存尚好,但面临衰落危机的东浦。针对这两种命运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分析与比较。第三部分针对东浦和柯桥传统民居集落的不同命运,结合东浦水街和柯桥古运河沿岸的保护与更新实践,提出传统水街民居集落保护与更新的不同对策。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集落的进一步认识和总结。强调了保护与更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指出村镇结构正从“同质同构”向“异质异构”转变,所以只有从区域角度看待传统民居集落的保护和更新,才能达到真正保护的目的。最后,本文还就动态保护与有机更新作了一些探讨,并从保护与更新的价值、内容、方式三方面阐述了保护与更新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