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公害蔬菜,即生产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多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蔬菜是无公害农产品的一种,其概念同样也可以用上述方式表述为:生产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蔬菜。“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就是指国家颁布的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和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①要想达到这个要求,蔬菜的种植就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种植在土壤、灌溉水和农田大气均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并实行生产、运输、加工和贮藏“四位一体”的全过程都要无公害操作,使其终端产品营养品质好、卫生、安全、经过检验符合标准。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现过许多相似的提法,诸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世界上也没有对无公害蔬菜概念形成统一的说法。我国有些学者认为: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以内的蔬菜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②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世界其他国家就已经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无土栽培是其主要生产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NFT)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76个。比如,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在新西兰都是无土栽培的。有些发达国家如日本、荷兰、美国等是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可以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许多城市郊区的蔬菜良田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良田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大量富集、积累,致使蔬菜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曾拨给大量的专项资金,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攻关。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客土换层、地底暗灌、配方施肥、生物固定等综合农艺措施。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1982年。首批全国共有23个省、市参与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并逐步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和如何减少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到了1985年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总面积达到了60万亩。正是在此前提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因子的调查研究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大家公认的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因子有:首要的是农药污染;其次是生长环境污染;再者就是生产肥料污染。本文就是基于这三个方面,并针对“农药污染对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影响”这一主要问题而展开相关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