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史坛兴起的一门史学分支——历史人口学,也可被视为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它以历史上的人口现象、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揭示人口史实,还重视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寻求社会各发展阶段的人口规律。而作为现代人口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人口寿命问题,同样也是历史人口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个体而言,年寿长短与个人体质、遗传因素等关系密切,但整个社会群体的寿命,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及医疗卫生条件等各项因素。通过对人口寿命的认识与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本质及内在规律。从这一层面上说,研究历史人口的寿命问题不仅在史学领域是很有价值的课题,就是从人口学角度看,也有它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而关于中国人口史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于人口增减、迁徙、分布及户籍数目等方面,至于人口学意义上的性别构成、职业构成等问题,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至唐人年寿研究领域,虽有李燕捷先生的《唐人年寿研究》一书珠玉在前,但系统阐述唐代特定社会群体年寿水平的文章论著却尚未出现。且因相关研究较少,可资借鉴成果不多,李燕捷先生之《唐人年寿研究》一书亦存不少地方可供商讨,其中有些缺憾亦非不能避免。鉴于此,笔者选定唐代科举出身者为研究对象,广泛查阅了相关史书及碑志资料,并参照有关笔记小说及新近研究成果,就这一群体的寿命水平、死亡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文章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分别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意义与原因,回顾了此课题的研究状况,并就本文拟用的研究方法作了阐述。 第二部分,列《唐代科举出身者寿命总表入这是笔者以《隋书且两《唐书入《资治通鉴凡两《五代史入《文苑英华凡《全唐文入《唐文拾遗入《唐文续拾入唐人别集等文献及《金石苹编且《金石续编入《唐代墓志汇编》和《续集》等金石资料,以及《唐掖言孔《大唐新语\帕梦琐言》等笔记小说为依据,收集唐代有确切享年记载之科举出身者共777人而编成。 第三部分,就唐代科举出身者的平均寿命进行推算。首先讨论了样本的年龄构成情况。在分别与西安市1981年男性死亡人口年龄构成比例、天津市1957一1960年男性死亡人口年龄构成比例及天津市1975——1983年男性死亡人口年龄构成比例这三组数据进行对照之后,得出样本的年龄构成情况基本能够反映唐代科举出身者实际死亡人口的年龄构成。在验证了样本的年龄构成比例较为完整之后,笔者即以相应的数学方法,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来计算唐代科举群体的寿命水平。通过生命表的编制,初步推算其平均寿命应浮动于60岁左右。最后,笔者从进士与明经及第者各自的寿命水平讨论了唐代科举出身者的总体寿命,结论与前面部分大致吻合。并附带分析了唐代进士与明经年寿差别的原因。 第四部分,对唐代科举出身者死亡原因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人为死亡在死因分类统计中遥居首位,对这一反常现象,笔者在文中亦予以了解说。至于自然死亡,则主要是由脑血管病、传染病、疮疡及服用长生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