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痹患者诱因及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为胸痹病证提供量化参考指标,为胸痹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的预防和胸痹的诊疗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回顾性抽取844份白2006年7月~2011年6月入住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确诊为胸痹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应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胸痹患者各诱因发生频数,并分析发生频数最高的前5位诱因与CAG结果的相关性;观察胸痹各证型分布频数及发生频数最多的前6位证型与CAG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胸痹患者男性531例(62.91%),女性313例(37.09%);性别与CAG结果有相关性,男性胸痹患者CAG阳性构成比较女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15P=0.037):2.胸痹患者年龄集中在50-80岁之间(83.06%);年龄与CAG结果有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80岁前各年龄组CAG阳性构成比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216P=0.010);3.胸痹诱因中,发生频数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劳倦、饮食、情志、季节、吸烟;4.劳倦与胸痹患者CAG结果无相关性(X2=0.1924P=0.661);5.饮食因素与CAG结果无相关性(X2=0.0949P=0.758);6.情志与CAG结果有相关性,有情志影响的胸痹患者CAG阳性构成比较无情志影响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88P=0.041);7.季节与CAG结果有相关性,冬季发病的胸痹患者CAG阳性者构成比较非冬季发病者为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82P=0.044);8.吸烟与否与CAG结果有相关性,吸烟夺者CAG阳性构成比较不吸烟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82P=0.004);9.胸痹证型中,发生频数最多的前6位依次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痰阻心脉、心坦率血瘀阻、气虚痰瘀。以上6证型间CAG阳性构成比总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9.9402P=0.003)。痰瘀互结组CAG阳性构成比最高,气虚痰瘀组次之。6证型间冠状动脉阻塞支数差别统计学意义(X2=43.9019P=0.001)。痰瘀互结组3支病变数构成比最高,气虚血瘀组次之;痰瘀互结组0支病变数构成比最低,气虚痰瘀组次之。结论1.性别、年龄、情志、寒冷、吸烟是导致胸痹患者CAG阳性的重要原因;2.痰饮和瘀血是导致胸痹重要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是胸痹的重要病机,痰瘀互结证是胸痹的危险证型;3.本虚标实为胸痹病机特点,气虚、阴虚是发生胸痹的病理基础,气虚血瘀和气虚痰瘀是胸痹的危险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