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互通区安全运行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通立交作为高速公路上具有特殊空间几何构造和复杂交通流特性的结构物,在实现交通转换、消除交通冲突、提高通行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通车时间和交通量的增长,互通立交区域安全运行态势日益严峻,事故比重居高不下。国内外学者虽在人因工程、交通冲突、运行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互通区事故发生机制仍不明晰,对微观驾驶行为和驾驶工作负荷研究不足,尚未建立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理论和方法,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改善措施,更好预防和降低互通立交区域的交通安全运行风险,提升整个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与路网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完善和发展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和安全性评价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道路工程学、交通安全学、交通心理学、人机工效学、认知学等跨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生心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高速公路互通区安全运行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常用互通立交形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到各类型互通立交的基本几何构成单元。基于几何构成单元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将互通立交安全运行系统划分为三大子系统,在深入剖析了各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征后确定互通立交主线区域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主线区域事故分布和驾驶行为特性分析,提出和界定了互通立交安全影响区,研究了其事故多发致因和安全运行机制。基于驾驶员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主导地位,研究了互通立交安全影响区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形成机理,提出了安全影响区的评价方法及阈值。
  (2)基于互通立交安全影响区不同方向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需求,设计并进行了驾驶行为试验。试验互通立交区29处,试验总里程超过6874km,采集了78名被试驾驶员在互通立交各位置点的驾驶行为及其生心理等多类型、多来源、多频率的海量数据,开发了批量化数据处理、计算、查询和分析程序。提取驾驶员在互通立交安全影响区的驾驶工作负荷度数据,分析了其在分流影响区、合流影响区的分布特征规律,通过与已发生的交通事故数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可以采用驾驶工作负荷度来量化评价互通立交安全影响区的安全水平。
  (3)提取合流影响区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数据,量化了合流影响区的长度,细化和修正了现行规范中互通立交入口与隧道之间的净距;提取了分流和合流影响区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下直行、驶出或驶入驾驶员的运行速度和驾驶工作负荷度值,分析了驾驶员驾驶行为和生心理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区内不同方向、不同类型驾驶员的安全运行风险水平高低;以最不利的驶出、驶入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向四、三、二车道高速公路分流影响区驾驶工作负荷度与直行、分流交通量,合流影响区驾驶工作负荷度与直行、合流交通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关系模型,从驾驶安全舒适性的角度分析、预测和评价分流、合流影响区的交通安全风险水平。
  (4)基于对互通立交影响区域的安全性系统分析与研究成果,研究确定了影响区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流程、设计和运营两个阶段的评价内容、评价重点以及评价方法。
  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互通立交区通行能力、立交间距、安全性评价、驾驶行为、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并提升互通立交运行安全性,以期为互通立交风险动态管理及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枢纽承载着大规模客流疏散与聚集的功能,在高铁列车到达站点后,旅客可在枢纽内换乘各类市内交通到达目的地。公共交通可达性是出行个体经由公共交通工具所到达目的活动场所的难易水平。对高铁枢纽站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出行可达性的分析,可以为乘客出行提供及时有效的出行信息,同时对客运枢纽换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供效率优化建议。在晚间铁路枢纽客流到达高峰期,,但是在不同的运行时刻表下,公交可达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地铁站客流存在明显的潮汐现象,地铁进站厅易在高峰时段持续受到大客流冲击,导致了地铁进站厅内客流拥堵现象的产生,进而出现客流通行瓶颈。这不仅会降低车站的集散效率,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缓解这种拥堵现象,提升客流进站通行效率,本文对地铁进站厅关键瓶颈区域的设施布局和进站流程进行了仿真优化研究,以期在缓解地铁进站厅通行瓶颈和制定相应方案时提供决
随着城镇化的趋势发展,居民出行次数不断递增,而出行过程中选择的交通工具也产生明显变化。出租车在交通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可满足乘客短途出行需求、对城市活力也有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虽然网约车数量越来越多,但考虑到网约车的等待时间长与载客热区的需求大等因素,居民的打车体验急需改善。而且,乘客出行的随机性与出租车司机寻找乘客的盲目性,导致出租车空驶与载客热区需求不能满足的现象同时存在,供需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
步行是慢行交通中最基础、最经济和最环保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减少温室气体和噪声。但是,行人作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最易受到严重伤害的交通参与者。为了提升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人们设计、设置很多不同类型的行人过街安全设施,人行横道线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针对人行横道线的设计、设置等问题,国内外的标准只对人行横道线的基础样式设计做出相关规
社会经济的增长以及互联网外卖平台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城市餐饮业的迅猛发展,各个中小型餐馆产生了大量的食材配送需求,且对食材的品质、价格、到货时间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配送是物流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中小型餐馆大多进行自行采购并采取独立运输食材的方式,产生了迂回、交叉和空载运输等现象,增加了配送成本,导致运输食材损耗大等问题,给城市物流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联合配送方式是指多个企业合作完成货物的配
学位
我国交通出行结构不断优化,轨道交通客流量逐年上升,随之带来了站点内客流冲突大、安全性降低等问题。站台作为乘客与轨道交通系统的直接交互服务平台,其高峰时段的客流管控优化技术已成为提升综合交通运行的重点研究对象。研究站台上的乘客分布特征,可以准确解析乘客在站台上车位置的主要选择规律,并量化乘客上车位置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铁站的服务设施布设设计和客流管理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提高站台区域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为出行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自动驾驶共享汽车(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SAV)是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其可为出行者提供按需出行的出行服务。为了探索出行者对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这种全新出行方式的选择意愿及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对城市停车需求的影响关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本研究首先对通勤出行者进
绿色交通的发展是“交通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正打造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绿色公路建设体系。在我国庞大的公路运输体系中,道路交通标线作为公路上既经济又有效的交通安全设施应用广泛、随处可见。因而,形成标线的主要材料——路面标线涂料市场需求量巨大。在多种标线中,热熔型路面标线涂料占我国的市场的绝大部分。但是如此庞大的涂料用量,却没有对其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限量,且无相应
雾天能见度下降易引驾驶人驾驶行为变化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雾预警系统给驾驶员在雾天驾驶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目前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前测试困难较大,基于车路协同的雾预警系统对于驾驶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全面的效用评估有所欠缺,并且对于预警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致因尚不明确。因此,论文聚焦于车路协同雾预警系统应用前的测试平台搭建和全面的预警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效用评估及致因分析,为车路协同雾预
协同是创新联盟内各创新主体间相互配合的一种有序的平衡状态,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然而,联盟中主体的异质性与结构松散性会导致一些矛盾或者因素,使得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容易偏离有序的平衡状态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从而限制了联盟整体的发展绩效甚至造成联盟解体,这也是导致实践中创新联盟失败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联盟要想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对联盟协同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