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日苏因素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中立观望→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扶蒋反共的曲折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不仅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决策考量结果,同时也深受日、苏、美在华势力消长及它们之间在亚太地区矛盾的重大影响。本文以抗日战争进程中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为线索,具体阐述了日本因素、苏联因素和日苏关系互动因素在美国对华决策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力图揭示出日素因素影响下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的重要特征。正文分以下三部分进行了论述。从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是美国对华政策由中立观望到援华制日的转变时期。日本因素是导致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主导因素。抗战初期美国对华的“中立”观望政策,是以维护日美贸易利益并极力纵容日本“北进”侵苏为其出发点的。此后,日本扩大侵华及积极实施“南进”政策,是美国迈开援华制日步伐的根本驱动力。日、苏两国由冲突到“中立”客观上造成了对中美两国不利的战略态势,促使美国的援华制日逐步升级。以中国问题为核心的日美谈判破裂,致使日美矛盾彻底激化,与华结盟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1941年12月至1944年10月,是美国与华结盟并积极抗日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在联华抗日政策中又增添了战后制衡苏联的因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使中国在对日作战中发挥牵制作用,美国迅速与华结盟并积极援蒋促战。随着国际反法西斯形势的逆转和日、苏势力在亚欧战场上的消长,出于有效对日作战和战后抗衡苏联的双重需要,美国全力支持中国成为大国。日本为挽救战争败局发动了对华“一号作战”。美国在中国战场出现危机后,为充分利用中共力量共同抗日和防止日益强大的中共倒向苏联,一度实施压蒋联共政策。1944年10月至1945年9月,是美国与华结盟关系发生蜕变、扶蒋反共政策逐步实施的时期。苏联因素是导致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出于借助苏联抗击日军和限制苏联借出兵之机扩张在华势力的目的,美国在损害中国部分权益的基础上与苏联达成战略妥协。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美国最终确立了扶蒋反共政策。由于美国无法改变苏联在远东局势中的有利地位,也出于对苏联直接支持中共的担心,美国极力谋求苏联支持蒋介石政权统一中国,以消除苏联对中共的任何潜在支持。同时,美国借抗日胜利之机加强对蒋政权的经济、军事援助。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在战后远东格局中抗衡苏联提供可靠的借重力量。结语指出:抗战时期,日本因素和苏联因素是美国对华决策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出发点,一直影响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日苏关系互动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影响着美国对华决策的进程。在日苏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对华政策表现出极大的大国依附性。
其他文献
直喷汽油发动机由于需要以高压向缸内喷射油雾,因此生产和检测能够满足向发动机输送高压燃油的高压油管的系统设备,是保证发动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参照国家行业标准JB/T6014
介绍了WDM模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在Win98环境下一种USB块存储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实例.使用这一驱动程序的闪盘能够很稳定地工作.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特别是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而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肝纤维化将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衰竭,严重威胁
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开展英语教育,可以满足国家对涉农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解决农业专业英语学习脱节的问题,为学生深造提供知识储备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应根据语言学习
在7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比较文学走出沉寂期的徘徊,邂逅欧风美雨,融汇古今中外文化,创新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学科专业和理论建设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硕、
让雏火鸡的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是其生产周期中最重要的时刻,这应该始于提供一个能够鼓励其充分饮水和采食的良好环境。寒冷和过热的环境都会对1日龄雏火鸡产生不利影响,因
程德全于清末先后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以及黑龙江将军、巡抚,在黑龙江主政四年多期间,他稳步举办各项新政事业,推进了黑龙江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但受主、客条件的限制,其在黑龙
宋庆作为晚清中的一位提督,戎马一生,活跃于清廷政坛50余年,先后参与了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反抗外国侵略的几次重要事件,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序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