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社会理论是居伊·德波最重要的思想成果。20世纪中后期的法国风云涌动,德波以激进的战斗姿态,为工人运动奉献了一生。他在社会运动和电影创作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批判理论,成书于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伴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爆发,媒介技术强势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资本对人民的控制已经渗透到社会意识形态中。本篇论文试图通过研究德波的理论,探究景观的本质,并寻找到关于景观的对抗之法。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景观社会理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居伊·德波作为20世纪中后期的法国著名艺术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在1967年,敏锐地洞察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转化为对景观的操控,整个社会表现为一种景观的巨大堆积。感性的、本真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景观的篡位。而这为我们理解当今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接着,对国内外的景观理论研究作了综述。国内对居伊·德波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对理论的溯源和探析,少有人在理论的视域下将目光投向德波的文艺作品。这将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在第一章,追溯了景观社会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并且对景观的概念进行了辨析。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德波的主要思想来源。德波将“商品拜物教”发展到了“景观拜物教”,对马克思和卢卡奇的理论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超越。景观社会的现实背景是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二战后的法国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在1968年爆发了“五月风暴”运动。与此同时,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为景观社会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基础。最后,我分析了“景观”一词的概念在西方理论史中的演变过程,并对德波对“景观”的定义作了阐释。在第二章,从景观的形式、景观的本质、景观的特征三方面,对景观社会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探析。德波将景观分为集中的、弥散的、综合的三种形式,而景观社会的本质是分离。这不仅有通过生产方式、经济体制导致的阶级间的分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分离,还包括主体的自我分离。这就是景观的威能。接着,总结了景观社会的欺骗性、同一性和无可摧毁性,指出景观通过对其本质的掩盖,实现了对社会的欺瞒与操纵。带来的结果是人的本质被抽象化,主体性丧失,真实需求被淹没在总体景观之中。第三章探讨了超越景观的可能性。这一章从情境主义国际提出的“漂移”、“异轨”和“构境”理论入手,讨论了对景观社会的反抗如何可能。以列斐伏尔为开端,情境主义者将革命对象转化为日常生活,而将对拜物教和异化的批判转换成“漂移”和“异轨”等手段。文章还以德波的电影《分离批判》为例,从电影与历史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德波的电影实践,并对他超越景观的尝试做出点评。在总结中,文章肯定了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对在西方后现代文化批判的重要启示意义,也分析了景观社会的局限性。希望对景观理论的分析能够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