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初所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最备受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面对未知病毒的袭击,蔓延开来的不仅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公众的恐慌情绪。恐慌情绪的群体感染则会引发群体事件,阻碍国家疫情防控进程,因此本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公众恐慌情绪的疏导。本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产生恐慌情绪的19名中国公众情绪波动的相关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影响公众恐慌情绪传播的40个初始概念、16个主范畴、6个核心范畴,最后借助S-O-R理论的研究框架构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信息因素、个体特征、社会支持、个人内在感知、群体压力和事件构成要素会对公众恐慌情绪产生影响,并且事件构成要素会作用于信息、群体压力、社会支持,从而通过个人内在感知的中介作用影响公众产生恐慌情绪,个体特征能够调节信息、群体压力、社会支持刺激这三种因素对个人内在感知的影响。本研究所得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模式模型不仅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对恐慌情绪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和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疏导公众恐慌情绪以及公众个体如何缓解恐慌情绪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地要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在实践中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人们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讲求实效,是当前中小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上海市教育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