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结论一致性基础上,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风景游憩林的相关概念、定量评价及经营技术问题。使用ANP法构建了杉木风景游憩林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林分调查定量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了林分景观质量,同时确定了不同林分指标与林分景观质量的关系;基于SBE法对杉木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构建了杉木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预测模型;对39块杉木标准地上的2906株每木检尺冠幅胸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实验区杉木冠径与胸径比之间的关系。其结论为:1)森林美学指标在主指标中权重是最大的,其余依次是林木测树、林分空间结构、地被物层特征、森林健康;二级指标中,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坡度、平均树高、通视距离、林分平均直径、生活型组成、郁闭度、冠幅、乔木株数、树干显示度、灌木高度、针阔比、绿量、枯倒木株数、草本高度、盖度、灌草分布方式、干形、色彩多样性、乔木分布方式、枯枝落叶分布方式、活枝下高。2)通过各样地各指标美景度值与指标实测数据标准化值进行线性回归,得出美景度综合美景度方程Y=0.248X10.338X2+0.325X3+0.350X4+0.116X5+0.167X6+0.116X7+0.057X8+0.222X9+0.149X10+0.329X11为风景游憩林林分美景度评价模型,R2=0.849,P=0,显著性相关。3)可以通过定量化的针阔混交、清理枯枝、修枝、割灌和间伐等改造措施提高风景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去除活立木上枯枝、控制株数密度在80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第一活枝下高在5m上下、林下不统一的高质量风景游憩林。根据冠幅与胸径关系模型得出胸径等于23cm、郁闭度0.8、株数密度800株/hm2美景度最高,根据此结论可以间伐胸径在23cm以上的,积极培育胸径在23cm株数密度保留在800株/hm2的高质量杉木风景游憩林,美景度值可达65.20以上。建立的林内景观模型为:Y=0.226+1.729X21+0.562X22+0.194X23+0.061X51+0.126X52+0.532X53-0.385X54-0.345X61-0.101X62+0.564X63-0.236X64+0.005X91+0.121X92+0.452X93+1.638X94-0.989X101-0.625X1020.367X103-0.031X104-0.056X12]-0.213X122-1.384X123+0.005X131-0.385X132-1.544X133,P=0.004<0.05,说明这7个评价指标与林内美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极显著,符合建立线性模型要求。4)胸径大小在2-43cm之间时,cd=0.1111D+0.9405,相关系数(R2)达0.9195,呈显著线性相关,其中2-35cm模型精度较高,35-43cm误差较大。通过分析胸径大小不同的杉木cd/D比值,得出随着胸径增大cd/D是逐渐减小,并且减小的趋势随着胸径的增大,最后趋于稳定,无限接近一个常数。利用冠径与胸径比关系,可以计算不同胸径大小条件下杉木风景游憩林的最佳保留株数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