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四书》文本为素材,借鉴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从为政以德、养民富民、礼主刑辅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的德治主义思想做了系统梳理,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借鉴。引言:对先秦儒家德治思想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做了论述。第一章:《四书》结构理论及其德治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首先介绍了《四书》的组成结构、各自的思想内容以及它们的内在相互联系,然后论述了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厚的思想根基。它是在继承远自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近自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章:德治思想的核心。主要从正己化人、仁政爱民、尚贤任能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先秦儒家认为实行德治的关键是统治者首先要修身以德,正己化人;其次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最后要德才并举,选拔任用贤能之人来治国理政。这几个方面是先秦儒家德治主义思想理论的核心所在。第三章:德治的经济基础。主要论述了先秦儒家德治主义的经济思想。先秦儒家坚持认为,要实现德治,首先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养民富民。为此,他们主张为政者要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做到轻赋薄敛、使民以时、节用爱民。并认为这是赢得民心、实现德治的基础。第四章:德治的制度保证。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礼主刑辅思想。在富民的基础上教民,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认为以礼教化臣民,把人们的思想言行和情感纳入礼的调节规范中,是实行德治的基本手段。但是,礼有其局限和不足,需要辅之以刑罚。因此,只有以礼为主,礼刑兼用,省刑慎罚,宽猛相济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德治的实行。结语: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作为一种政治伦理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时至今日,它的许多思想观念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言行和情感。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必将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许多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