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疲软使得公司绩效的提升成为了重大难题,传统的内部公司治理的改善和经营方法战略的调整在过去几十年内使得公司绩效稳步提升,而今再依靠于此已很难打破公司绩效上升的瓶颈,急需从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入手寻求公司绩效的突破,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各项监督政策不够完善,委托代理契约和信息不对称给管理层对公司绩效的侵蚀带来了可乘之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独立审计和媒体报道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监管力量,在资本市场中分别发挥着信息鉴证和信息传播功能,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是利益相关者获取公司真实信息的重要渠道,并能够直接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监督,成为了重要的外部监督治理机制。不同之处在于,审计意见作为成熟且正式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媒体报道则属于新兴且非正式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两者是否都能在转型期的中国发挥监督治理作用,两者的交互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深究。由于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所释放的信号不同,对利益相关者的刺激方向和程度也不同,因此进一步区分了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探讨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作用效果。通过对公司绩效、审计意见、媒体报道等相关文献的回顾,依托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企业声誉、利益相关者等理论,以2013—2016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媒体报道、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的影响关系,检验了两种外部监督治理机制的单独作用以及两者交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正面媒体报道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即正面媒体报道次数越多,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强,负面媒体报道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即负面媒体报道次数越多,对公司绩效负向作用就越大;正面媒体报道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可以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正向调节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但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负面媒体报道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产生信息分歧,负面媒体报道次数的增加,显著地负向调节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正面媒体报道对非国有企业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负面媒体报道对非国有企业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的负向调节作用反而更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对行政监管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出了对策建议来完善资本市场监督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提高公司绩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