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能感知被测气体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气体传感器常用于检测危险气体。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且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是应用最多的气体传感器类型之一。而宽带隙的SnO2则是最早被发现的具有气敏性能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之一。研究表明,利用金属氧化物对SnO2进行表面修饰能有效提升其气敏性能。近年来,钙钛矿氧化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备受关注。与此同时,纳米纤维则因其一维纳米尺寸效应以及有利于导电的长程形貌是材料研究的理想结构。本文基于SnO2纳米纤维,研究了 LaMnO3以及典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对SnO2纳米纤维表面的改性对其气敏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了静电纺丝工艺及煅烧条件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优化了合成SnO2纳米纤维的工况。运用静电纺丝法一步合成了含有不同LaMnO3含量的SnO2纳米纤维。气敏测试表明,纯SnO2纳米纤维对NO2表现出优异的气敏性能。在200℃下,传感器对1ppmNO2的响应值达到49.8,远高于对其他气体的响应值。LaMnO3/SnO2纳米纤维对NO2的响应则低于纯SnO2,但其对部分还原性气体的响应则有显著提升。LaMnO3复合对气敏性能的影响可能与形成的p-n异质结有关。利用浸渍法合成了 Co氧化物修饰的SnO2纳米纤维。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对乙醇表现出优异的气敏性能。在300℃下,SCo-2纳米纤维对100 ppm乙醇气体的响应值相对于纯SnO2纳米纤维提升了7倍,响应和恢复时间也分别从纯SnO2的10s和62s下降到了5s和23s。进一步利用简单的浸渍法合成了镍/铬氧化物复合的SnO2纳米纤维。气敏测试表明,浸渍浓度为0.05 mol/L和0.1mol/L的复合纳米纤维对乙醇气体的响应值要高于纯SnO2纳米纤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所有复合样品对NO2的响应值都要低于纯SnO2纳米纤维。最后,对本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