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与流行毒株鉴别单抗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病毒基因组是大小约12,3 kt的单股正链RNA,基于E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衍化分析将全球的猪瘟病毒分为3个基因型(1、2和3)和11个基因亚型(1.11.4;2.12.3;3.13.4)。家猪和野猪是猪瘟病毒的唯一易感宿主,猪瘟感染通常表现发病急、持续高热、死亡率高等典型特征,但近年来,感染猪多表现出慢性、持续性感染、病程延长、死亡率低等非典型的猪瘟特点,临床实践中很难对此做出准确诊断。非典型猪瘟或持续感染的猪瘟可终身带毒、排毒,是猪瘟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严重威胁猪群健康,在健康猪群中准确鉴别并淘汰猪瘟持续性感染的猪只是猪瘟净化的关键所在和技术难点:在猪瘟感染过程中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由于我国广泛使用猪瘟兔化弱毒株进行免疫,利用常规猪瘟抗体检测方法无法鉴别猪瘟流行毒株感染,而且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能够鉴别猪瘟兔化弱毒株免疫和猪瘟流行毒株感染的血清学快速检测试剂盒,因此猪瘟持续性感染或隐性感染的血清学快速鉴别诊断对实现我国猪瘟净化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分析猪瘟病毒中国分离株和疫苗株的抗原性差异为出发点探究猪瘟持续性感染或隐性感染的血清学快速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并制备了4株抗猪瘟病毒的特异性单抗。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单抗与猪瘟兔化弱毒株、猪瘟流行毒株以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反应性,本研究实验将本实验室保存的110株猪瘟病毒和3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分别接种细胞进行IFA验证;同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猪瘟石门毒株、8个基因亚型(2.2、2.3、1.21.4、3.1、3.2和3.4)以及7个基因2.1亚亚型(2.1a、2.1b、2.1c、2.1g、2.1h、2.1i和2.1j)代表毒株的Erns蛋白和E2蛋白,用不含β-巯基乙醇的SDS上样缓冲液处理后,以1、3、4号单抗(抗E2蛋白)和2号单抗(抗Erns蛋白)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IFA结果显示,1号单抗不与猪瘟兔化弱毒株反应,能与猪瘟病毒石门株、2株基因1.1亚型流行毒株、全部的基因2.1a(共8株)、2.1g亚亚型(共2株)、2.1i(共1株)、2.1j(共1株)亚亚型毒株以及18株基因2.1b亚亚型(共19株)、16株基因2.1c亚亚型(共18株)、18株基因2.2亚型(共23株)和3株基因2.3亚型(共14株)的猪瘟病毒反应;2号单抗只与猪瘟兔化弱毒株发生强反应,与XD-1-5和XD-1-6两株基因1.1亚型分离株发生非常微弱的反应,与其他毒株均不发生反应;3号单抗能够与全部的基因1.1亚型毒株(共5株)、1株基因2.1c亚亚型毒株(共18株)以及6株基因2.2亚型毒株(共23株)发生反应,与其他毒株均不发生反应;4号单抗能够与全部的基因1.1亚型毒株(共5株)、基因2.1i和2.1j亚亚型(各1株)以及1株基因2.1a亚亚型毒株(共8株)、16株基因2.1b亚亚型毒株(共19株)、2株基因2.1c亚亚型毒株(共18株)3株基因2.1h亚亚型毒株(共19株)、20株基因2.2亚型毒株(共23株)和12株基因2.3亚型毒株(共14株)反应。同时这4株单抗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没有交叉反应。Western blot结果与IFA结果一致:1号单抗与基因1.2、1.3、1.4和3.1亚型毒株的E2蛋白反应,与基因3.2和3.4亚型毒株的E2蛋白不反应;2号单抗与3号单抗与基因1.21.4、3.1、3.2和3.4亚型毒株的Erns蛋白和E2蛋白均不反应;而4号单抗与基因1.21.4、3.1、3.2和3.4亚型毒株的和E2蛋白均可反应。为明确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类型,本研究用含有β-巯基乙醇的SDS上样缓冲液处理杆状病毒系统表达或原核表达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Erns蛋白和猪瘟病毒石门株E2蛋白以还原蛋白中的二硫键,并以正常状态的蛋白做对照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发现14号单抗只与真核表达的且未经二硫键还原处理的蛋白反应,表明14号单抗均识别构象抗原表位。本研究对4株猪瘟单抗同猪瘟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反应性及其所识别抗原的类型进行了充分验证,这些单抗反映了猪瘟病毒株之间存在抗原差异,为猪瘟病毒抗原变异分析提供了手段;同时本研究获得了能区分猪瘟流行毒株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的鉴别单抗,为鉴别猪瘟持续感染提供了重要的抗体试剂,对开创我国猪瘟的科学防控与净化新思路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电子产品年报废量急速增长,导致大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处置利用技术与方法,以便对线路板金属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特别是那些富含金、银等稀贵金属的电子元器件,若能对其进行单独拆解,集中提纯处理,将有效的提高处置效率,同时也会减少后期提纯中化学试剂的用量而降低环境污染。但由于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种类多、目标尺度范围大、背景复杂等特点让传统的识别与定位算法在电子元器件自动识别与定位过程中出
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不断发展与电子电力技术的进步,其可靠性一直是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关注的重点。功率循环试验是利用科学假设和失效模型,通过施加超过正常应力水平的加速老化环境来得到待测器件的可靠性信息。在功率循环试验中,通过增加应力来改变器件的工作温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VDMOS和IGBT等大功率电子器件通常工作在较大的电流、电压或功率下,这样的工作条件往往会造成半导体器件在工作中产生过高的温度。
钢框架-预制再生混凝土墙板结构是由钢框架与预制再生混凝土墙板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该体系双道抗震设防,在满足刚度与承载力要求的同时兼顾结构延性,有效避免了结构发生
胡应麟是明代中晚期浙东著名的文献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藏书家。《二酉缀遗》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系统研究胡应麟文学思想的重要资料。虽然有不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中医生诊断病症和治疗检测的重要依据,尿液成分涵盖人体内多项指标信息,所以尿液的组成变化不但能够反映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而且还能反映其他很多的全身性
本文为了更加有效精准地研究共享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共享模式下的交通运输研究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其描述、技术两方面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中
大面积建筑密度制图可以提供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环境的基本信息,同时也是支持人居环境研究与规划的重要数据集。全球人类住区层(GHSL)是由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研制的一套全球尺度人类居住区遥感产品数据集,建筑密度产品作为GHSL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展了初步的验证工作。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典型东亚国家,在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上与美国、欧洲等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有必要对GHSL数据
目的:建立逍遥片的挥发油指纹图谱,对当归和白术药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药材归属;优化当归和白术药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利用量化指标表征提取状态并探索不同指标下工艺参数对挥发性成分提取的规律性影响;分析中间体提取物和逍遥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建立提取物和逍遥片中藁本内酯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不同产地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完善白术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和白术及单味药挥发
黑钙土潜在肥力较高,呼伦贝尔地区多以大型机械化农事作业为主,对黑钙土扰动较大,耕地粮食供应结构压力逐渐增大。本文通过研究传统的油菜—小麦轮作与引进的燕麦—眉豆轮作,
秦系(约725~约805),字公绪,自称东海钓客,世称秦隐君、秦征君、秦校书等,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秦系少习儒业,科举未第而逢安史之乱,遂归隐剡川,又客泉州南安,后“罢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