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重要性状QTL定位与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提高产量是玉米育种家的首要目标。由于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复杂,具体操作上面临很大困难。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统计遗传方法的发展,QTL定位正在成为剖析数量性状遗传结构的基本研究策略。本研究以玉米单交种掖单13(掖478×丹340)的衍生群体为材料,对株型(株高和穗位高)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以50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150个共显性的SSR标记,构建了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分子标记连锁图。图谱总长度1478.7cM,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诱导陆地棉下胚轴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建立了陆地棉的植株再生体系;并以新陆中15号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IAP-P35基因的遗传转化,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为今后新疆陆地棉分子改良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陆地棉愈伤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添加0.1mg/LKT及1.0mg/LIBA,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0%以上。质地疏松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条件为,MSB培养基
试验以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和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为试验材料,研究子粒发育过程中春玉米碳水化合物形成积累规律,揭示蔗糖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调节作用,并比较品种间差异。明确氮素用量对碳水化合物形成和积累的调控作用,从而丰富春玉米生理基础,为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调控位点。本试验得到以下结论:春玉米吐丝后穗位叶的蔗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穗位
番木瓜环斑病毒病(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一直是威胁番木瓜种植业发展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柱状内含体蛋白(Cylindrical inclusion protein,CI)做为PRSV重要的功能蛋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