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货币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也从原先大部分假设其是一个稳定的常数,变为受到各种经济因素影响的变量,特别是近些年货币的流通速度日益成为经济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热点。国外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速度很早就进行了研究,除了假定其是一个稳定常数的学说外,还有一些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货币流通速度方程;而我国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以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其进行了切合我国的解析。本文发展了多因素的Mc Callum规则方程式,建立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与预期国民收入增长率、上期国民收入缺口率、通货膨胀率、货币计量的金融资产增长率、货币数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期国民收入增长率、上期国民收入缺口率、货币计量的金融资产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是正相关关系,而货币数量增长率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是负相关关系。并且用我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该方程符合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同时预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在未来几年会不断下降。然后,本文通过对比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主要发达经济体五十年来的货币流通速度数据发现,这三个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流通速度也是一直递减的,只是各自有不同的幅度。并且其中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最平稳,是由于其经济相对更加稳定,货币政策更为成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大所致;英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最陡峭,是由于其经济受到二战以来政治军事环境影响较大所致;日本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幅度在美国和英国之间,是由于其经济受到美国的影响很大且近几十年发展较为稳定所致。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面对我国近期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提出要结合货币政策调控、稳定国内金融秩序、合理制定通货膨胀目标的方式,以使我国的经济可以更好更平稳的发展;也说明我国目前经济领域存在的许多挑战和机会: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企业运行成本高企,与传统能源和建材相关的行业产能过剩、员工开支难,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进入攻坚期。所以在这个关键期,我国经济的政策施行更应该审慎,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和资本领域的开放,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受到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增加,更需要一个长期的经济金融政策稳定国家和人们的预期,以灵活的短期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资产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波动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