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旅游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发展的单一性产业结构的特殊城市。一旦资源开发殆尽,城市的发展也随之陷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在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重大抉择。作为我国特殊的城市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方向,进而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要进行城市转型才能摆脱资源诅咒的困境。在休闲消费时代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因其特有的产业特性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中展现出勃勃生机,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受到传统黑色工业形象的屏蔽效应,这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道路上的旅游发展机制与路径,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实现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以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实践案例为切入点进行经验总结,进而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从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与动力因素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在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的进程中发挥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然后以陕西省铜川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铜川市的城市转型应该选择复合型的发展模式,在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因此本文进一步从铜川市发展的总体概况、城市转型的发展困境、产业结构现状以及旅游产业的趋势研判四个方面,分析了铜川市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认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铜川市城市转型的必经之路。在实证研究部分,点明铜川市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任务和突破方向,结合发展旅游产业的效益评价,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动力因素为基础,探讨了铜川市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内外因相互作用进而构成了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型。最后从旅游产品、旅游规划、旅游营销三个维度提出铜川市城市转型的旅游发展路径,以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有利于打造“五色铜川”的文化品牌。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有阅历的心灵,更容易获得成功。曾有人说:我愿意付高薪给两种人,第一种是掌握关键技术的专才,第二种则是阅历丰富的通才。阅历,是指亲身见过、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在整体性视域下呈现为三个不同的向度,即关于人之存在状态和人类历史之谜的实践人学向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端下异化劳动、资本、财富、
高职教育已经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这是一种趋势,是高职学院发展的必然轨迹。要适应这种改革,高职学院的课程结构应首先进行改革。以模块式为课程结构是高职
依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探究实验的改进和探究式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教学和探究过程进行了表达、评价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大力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高中政治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所以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化管理"逐渐成为班集体管理中的热门词汇,成为班级管理的基石,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不断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