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分竞赛过程的多级结构模型、对抗阶段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以2011年世界杯男排赛的基础阶段11场1492分、局点阶段46场219局307分、赛点阶段46场46局113分为观察对象,将一局比赛中不同的分数阶段的多级结构模型、对抗阶段模型所揭示的一般数据特征、制胜因素与制胜规律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世界高水平男排的比赛过程提供新的解读视角。中国男排主要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高水平相比,中国男排的主动得分能在基础阶段较低,在局点时有少量优势,赛点时处于劣势。基础阶段时主要在接攻方具有优势。在局点时发攻方第一次拦反有明显得分优势,在赛点时明显落后。在基础阶段中国男排的发接攻段的得分总和与世界高水平男排接近,但中国男排更依靠接攻段得分能力。在局点时,中国男排开始转向发攻段得分优势,接攻段与世界高水平男排持平。发接攻段得分能力趋于平衡。在赛点时,中国男排发接攻段和值在世界高水平男排之下,且中国男排更依赖接攻段得分能力,发攻段得分能力显著降低。胜方男排主要研究结果显示:与负队相比,胜方男排的主动得分能力在基础阶段处于优势,在局点阶段略落后,赛点阶段明显领先。在基础阶段,胜方男排主要作为发球进攻方时具有优势,在局点阶段仍然保持作为发攻方的优势,且发攻方的第一次拦反优势最明显。在赛点阶段胜方男排除了保持发攻方优势之外,在接攻方的接发球进攻时也具有明显优势。胜方与负方均以发攻段与接攻段为主要得分段。负方总是趋向于占有接攻段得分优势,且该优势在局点或赛点继续提升,发攻段则处于劣势,在局点或赛点继续下降,这使得负方的发攻段与接攻段的差异有扩大趋势。胜方总是趋向于占有发攻段优势,且发攻段能力继续上升,这使得发攻段的差异呈缩小的趋势。胜方男排的制胜因素:基础、局点或赛点阶段,均依靠主动得分能力优势制胜;主动得分结构的累计优势制胜;关键区段的得分能力优势制胜;平衡的得分系统,接攻段与发攻段的平衡使用制胜。胜方男排的制胜规律:基础、局点或赛点阶段,围绕分竞赛过程多级结构模型与对抗阶段模型所分析的制胜规律无明显差别。主动得分能力优势是胜方的分数制胜的基础。发攻段的使用率优势是发攻段得分能力有效使用的前提。在主动得分能力平等的前提下,发攻段与接攻阶段得分能力的均衡分配是胜方的在分数博弈过程中的制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