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早中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相关因素及诊断方法,并探讨早中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的423例ⅠB1~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的相关因素,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利用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各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Ⅰ B1、ⅡA1 期的 PALN 转移率为 2.2%,Ⅰ B2、ⅡA2 及ⅡB 期 PALN转移率7.7%。单因素分析提示PALN转移与临床分期、宫颈管上段和/或宫体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髂总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宫颈管上段和/或宫体浸润发生PALN转移风险是无浸润时的 2.7 倍(OR=2.662,95%CI:1.047~6.769,p=0.040);与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相比,单个盆腔淋巴结转移的PALN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3),而2个或2个以上盆腔淋巴结转移时PALN转移风险明显增高(OR=31.492,95%CI:8.895~111.496,p<0.001)。单侧盆腔淋巴结受累时发生PALN转移是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的6倍(OR=6.036,95%CI:1.303~27.968,p=0.022),而发生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则上升至50倍(OR=50.433,95%CI:13.765~184.778,p<0.001)。SCC升高与正常患者的PALN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523)。CA125异常患者的PALN转移率高于正常患者(10.9%vs3.6%,p=0.014),诊断的敏感性38.9%,特异性83.6%。影像学诊断PALN转移敏感性为 36%,特异性 98.7%,PPV=64.3%,NPV=96.1%。术中探查 PALN转移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73.6%,PPV=13.9%,NPV=97.3%。新辅助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PALN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7%vs5%,p=0.39)。结论:1宫颈管上段浸润和/或宫体浸润、多个盆腔淋巴结转移、髂总淋巴结转移可能是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早中期宫颈癌PALN转移率较低,常规行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术可能没有必要。对有高危因素患者行应该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有助于个体化的治疗及预后评估。3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低,因此对于可疑的PALN转移患者,应进行手术切除。术中探查误诊率较高,当发现增大的PALN时,是否常规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仍值得商酌。4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缩小宫颈肿瘤,但可能对PALN转移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