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问题是关系人民福祉与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医疗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众多社会医疗领域中,医患矛盾这一社会热点尤为凸显,尤其是基于网联网信息传播的医患矛盾,其传播速度与覆盖范围较之现实社会表现出了更强的影响力与复杂性,甚至会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当今,互联网正以一种全新的嵌入机制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无论是基于“互联网+”的全新商业模式,还是复刻现实生活因素的虚拟社区,互联网全面深刻影响的客观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关注。在信息传播方面,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应用给信息传播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悄然步入了大众传媒的新时代。社交网络的多元化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与社会体制的天然壁垒,信息流的加大及其衍生出的诸多次生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将会超过事件本身。消息披露过程中的有效证据缺失与发布主体的主观情绪导向,将会对不明真相的互联网用户产生迷惑和引导作用,极端情况下爆发的群体事件将会使大众产生与社会对立的心态,从而形成对现实社会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倡导绿色、文明上网,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然而,网络的虚拟性及主体身份隐蔽性使得相关防控措施更加难以展开,一些极端和过激的言辞时有出现,这种网络舆情的过度情绪化表达极具危害性,令人担忧。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社交网络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在线社交网络迅速发展。在国外,有全世界最大的社会性网络服务Facebook;在国内,有知乎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提供SNS服务的网站。社交网站作为一个互动空间,在表达个人言论、情感、意见的同时,也成为负面信息的主要载体。同时,由于社交网络IP主体身份的隐蔽性,监管的困难,使得负面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而网络内部成员会因为其在价值观、对事物的判断、兴趣爱好和话题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虚拟群体,即不同的社群网络。且不同社群网络在对待同一信息时在社群网络内和社群网络群间所表达出不同的状态使得负面信息监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社群网络结构对负面信息传播这一问题,但大都只是把互联网看成一个整体的虚拟结构来进行分析,因而无法揭示这种混沌系统所具有的内禀随机性,从而给人们有效地把握社会舆情的规律性带来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在当今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控制互联网负面信息的传播,社会如何建立互联网道德规则,政府如何将政策效用最大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选取2016年4月28日至2016年8月31日知乎、天涯、腾讯等具有代表性的社交网站博文评论共计197047条,根据研究目的,选取上述网站部分评论者原始IP,利用Gephi进行可视化分析,刻画出网络舆情传播路径;选取具体评论内容共约21万字,通过中文分词进行情感,使用JiebaR进行聚类分析,总结网络群体行为倾向。本研究发现了网络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一般化机制,对网络突发事件舆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1)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符合复杂网络中小世界传播规律,但不同社交网站间的传播又有各自规律可寻。(2)社交网络中各群体所处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在防控负面信息传播过程中,应独立对待,采取不同措施。考虑到社会群体这一现实性因素,预测与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应该建立有区别,针对性强的体制,使防控效果最大化。(3)负面信息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精神意识或消息,与一般信息对事物客观描述,正面信息的积极向上不同,负面信息的特质造成其拥有较强的外延与扩展空间。(4)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由于网民数量众多及信息发布渠道不断多样化,其对突发事件的敏感程度与反应时间会大大缩短,影响程度甚至会超前于传统媒体所谓一线报道,一手消息的反应形式。(5)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新闻报道与互联网门户网站新闻报道不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各类社交网站网民通过其平台所发出的声音也会造成极大的传播与影响,从而反作用于传统媒体对信息的解读与报道,会推动传统媒体的报道频次与力度,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会以相互作用的方式,对社会突发事件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