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暖温带的河南内黄县枣区的枣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考察、定点观察、采样、检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和病虫害等因子入手,分析该区自然地理条件对枣树生长的影响,以揭示影响该区枣树产量和品质的自然因素,为本区大枣生产服务。通过对气候条件的研究发现,本区气候资源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较长,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积累多,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大枣糖分的积累。春季干旱少雨,晴天多,光热较好,大枣发芽、开花多;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大枣膨大期的迅速生长。夏季平均温度在24~27℃,有利于维生素C的合成和积累。秋季风弱,有利于枣果稳定成熟,9~10月平均气温17.9℃,有利于各种氨基酸的合成。内黄平原地貌主要为第四纪河流冲积和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土层深厚;土壤为潮土类和风沙土类,主要是黄潮土亚类的沙土、粘土、沙壤土等。而枣树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的生物特性,根据内黄地貌条件,内黄人民选择栽植枣树,经实践证明,内黄栽植枣树基本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因此栽植枣树在内黄得到了大力推广。由于春季干旱,枣园灌溉用水约80%来源于地下水。但由于大水漫灌,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这造成了一些生态问题,如土壤次生盐渍化。内黄为黄河古道,地下水丰富,经检测水源符合枣园灌溉标准。枣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pH值适中;全N较缺乏、全P丰富、全K偏低。土壤中部分微量元素(如锌﹑锰﹑铜﹑铁﹑硼)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因此在大枣生产时应补充生物肥,同时补充氮肥和钾肥,控制磷肥;同时也要适量补充含有硫、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因此,通过提高土壤肥力,进一步提高大枣的品质和产量。总体本区大枣产量相对较高,品质较好,富含丰富的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鲜枣酸甜,干枣味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