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也是具有特殊景观格局的生态-经济敏感区。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落后,保护环境、发展生产始终是其面临的双重任务。小流域既是区域的优势景观单元;又是一个产流、汇流、产沙单元,反映水土流失规律;还是一个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单元,反映一定时期内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构与功能。一个小流域将气候、土壤、水文、地质以及土地利用和各种人文因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流域反应”系统。因此,本文试以小流域为基础,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根据内容,论文可分为5个部分: 导言(即综述部分),系统总结了黄土高原的几个主要特点,如黄土地貌,土壤侵蚀等。深厚疏松的土壤给区域农业生产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但同时也是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本章节重点介绍了小流域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以及小流域的治理现状。作为一项成功的水保方略,小流域治理从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经历了一个从单纯水保到水保经济并举,从典型示范到全面发展,从单一的工程措施,到生物、工程、耕作措施综合治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通过小流域治理,以点带面,大大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随着人口增长而引起的耕垦与畜牧业的压力依然存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侵蚀趋势远未得到彻底控制,一个在经济和生态上优化的生态系统与生产体制仍有待建立与完善。 第二部分综合阐述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背景,指出:小流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优势景观单元,是区域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并提出区域治理与开发的生态与生产定位:区域应以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为新世纪的主要战略任务,国家的退耕还林草政策为区域加大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粮食自给,实行农牧结合,重点发展畜牧业,有选择的发展经济林果业。区域内部仍存在较大的自然—经济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分区划片、汁类指导,发展二、三产业,从而伎区域产业结构得以调整,经济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尽快实现脱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第三部分详细研究了k域小流域景观生态学特点,包括景观空间物理结构及其分异;景观生物结构及其平衡;同时探讨了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小流域景观功能及其发展变化特点;认真分析了与功能有关的景观过程:牛物地球物理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生物地球社会循环。结合第二部分,提山了故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伯式的5项原则:水分平衡和有效利用原则:农林牧综合发展原则:区位优化原则:生态移民原则以及小城镇建设原则。 第四部分选取案例,具体分析了安塞纸坊沟流域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基础,依据范式建立的原则,根据净第一性生产力,人口密度,坡度、水源、交通,等有关指标,建立流域的优化生态-经济空间结构。其中,该部分还建立了流域尺度上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经验模型,对于小尺度上洛生产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部分相当于论文结论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体系组成,即: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小流域高效农业圈层结构模式(含庭院经济);坡面优化生态-生产梯层结构模式;小流域优化空I’HJ生态-经济结构;小流域高效能流-物流点-轴发展模式:提高流域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流通的核心-边缘结构模式等。此外,集雨节水。坡沟治理、可持续农业、舍饲养畜等是范式的关键措施;育草养畜,特色林果,特色农业是范式的核心组成成分。 此外,文章还以纸坊沟流域为例,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畜牧业、经济林等的发展潜力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