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胆管癌肿瘤组织及其癌旁胆管组织中筛选microRNAs的差异表达,为下一步的研究选择研究对象。方法:采用MicroArray表达谱芯片检测3对胆管癌及癌旁胆管组织中miRNA的表达差异;根据芯片的结果进行GO功能分析和Pathyway通路分析,对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关的miRNAs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预测;通过实时定量PCR在胆管癌组织和胆管癌细胞系中,对部分miRNA的表达差异进行验证。结果:同癌旁胆管组织相比较,胆管癌组织中一共有28条miRNA存在表达差异,其中19条上调,9条下调;GO分析和Pathyway分析显示miR-144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miR-144在胆管癌组织和胆管癌细胞系中均表达降低,与芯片检测的结果相符合。结论:胆管癌组织和癌旁胆管组织中miRNAs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胆管癌组织和胆管癌细胞系中miR-144的表达均降低,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目的:体外实验检测miR-144对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的下游蛋白。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PCDH-miR-144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构建过表达miR-144的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和CCLP1;通过CCK-8实验检测miR-144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胆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144对增殖、侵袭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过表达miR-144胆管癌细胞稳转株构建成功;miR-144显著降低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CCLP1细胞增殖的能力;miR-144明显降低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miR-144降低p-AKT和MMP-2的蛋白表达。结论:在体外miR-144可以降低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减低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miR-144对胆管癌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下调p-AKT和MMP-2表达来实现的。目的:筛选并验证miR-144的可能作用靶点,进一步阐明miR-144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PicTar和Target Scan软件预测并验证可能的靶基因;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44与靶基因的直接结合,并明确其结合位点;利用siRNA干扰沉默LIS1后检测LIS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LIS1对增殖和侵袭相关的信号通路的影响,验证miR-144与LIS1功能学上的一致性。结果:LIS1是miR-144可能的靶基因之一;miR-144可以通过结合于LIS1的3’UTR两个可能的结合位点调控LIS1的表达;干扰LIS1后可以下调p-AKT和MMP2的水平,从而影响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miR-144通过直接作用于LIS1影响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这种作用是通过下调p-AKT和MMP2来实现的。目的:体内验证miR-144对胆管癌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在胆管癌临床样本中分析miR-144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评估miR-144的临床价值。方法:裸鼠皮下移植瘤和胆管癌肝脏转移模型分析miR-144对胆管癌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同济医院住院手术的53例胆管癌病人的病理资料,RT-PCR检测miR-144和LIS1的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临床样本中LIS1、AKT、p-AKT、MMP2的表达;分析miR-144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44也可以抑制裸鼠胆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临床样本中miR-144与LIS1的表达呈负相关;miR-144的表达与LIS1、p-AKT、MMP2的蛋白表达负相关;miR-144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在体内miR-144可以通过靶定LIS1调节p-AKT、MMP2的表达从而抑制胆管癌的生长和转移;miR-144与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化程度负相关,有可能成为胆管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