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实体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Tobler在地理学第一定律中提出:空间实体总是相互关联的,特别是距离较近实体间的关联表现的更为显著,所以在研究不同尺度的区域问题时,空间关系,特别是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必须加以考虑,即要从空间的思维和视角来研究各种尺度下的临近位置的属性或现象。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已深入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内,并成为定量研究涉及空间关系的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分析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
村域是农区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小的区域系统,彼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关的,不断与系统外部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信息和资金等的相互传输和交换的过程,即各村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空间近邻效应,对村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往学者多从工农业发展、制度文化、经济发展模式、专业化和现代化等方面来探究村域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村域之间存在的空间关系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空间相互作用、集聚-扩散、空间自相关等理论基点的支撑下,本文通过对巩义市292个行政村进行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结合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巩义市统计年鉴的村级主要经济数据和巩义市村级电子底图,建立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基于K最近邻标准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和GeoDA软件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为主要手段,从巩义市村域经济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Moran’I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性(MoranI散点图和LISA图)和时空相关性(双变量Moran’I散点图)分析和估计2003-2006巩义市村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空间集聚和空间异常,揭示其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即村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状况和呈现出的分布特征,得如下结论:
(1)全局空间自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6年巩义市村域经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即巩义市村域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处于随机状态,而是表现出相似值(村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之间的空间集聚,并且研究期间的空间集聚性总体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弱的趋势,2004年的Moran值最大,呈现的空间集聚性最显著,但其空间集聚性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
(2)Moran散点图和LISA图的估计结果分析显示,2003-2006年巩义市村域经济存在着空间依赖(空间集聚)和异质性(空间异常),呈现明显的“高高”、“低低”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存在“高低”、“低高”的空间异常,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一致,研究期间内相对稳定。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发现,揭示出了全局分析中所掩盖的一些信息和现象,从而将局部村域(空间异常点)的一些特殊情况呈现出来,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同时在LISA图中,通过对不同显著性水平的LISA集聚图的对比分析,可知其对估计结果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会显著改变空间集聚分布的总体格局。
(3)通过双变量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显示2003-2006年巩义市村域经济存在着显著的正时空相关性,表现出很强的时空集聚特征,且2004年与2005年的村域经济的时空相关性最显著。
(4)相关分析表明,对村域经济进行相关研究时运用ESDA的分析方法在克服了传统方法强调“样本独立性”不足的同时,也弥补了忽视样本空间位置及空间关联的特点,即只是简单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对相应属性值进行直观的表征,而缺乏对村域经济关联性特征的关注,将研究体系纳入空间维度,从而得到定量化的分析结果,更好的揭示村域经济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的特征;同时深化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的研究尺度和拓宽其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