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水域和陆地交错而成的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它具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所无法涵盖的特征和特性。若尔盖草原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高寒沼泽湿地分布区,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重要牧场的集中地,具有高寒、空间异质性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植被群落结构单一、地形起伏影响大、抗干扰能力弱等特征,生态环境脆弱。因而,对该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以四川省若尔盖县为研究区,基于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和野外实地调查,以ENVI、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为技术支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时空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布和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通过分析若尔盖草原湿地的特征,以P-S-R模型为基础框架,以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以及景观格局5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2)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1994年、2000年、2007年、2012年的Landsat和环境(HJ)卫星等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从而得到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等生态环境评价指标。(3)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综合评价法对若尔盖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若尔盖县的综合评价值的均值围绕0.6上下波动,主要位于II或者III等级,2000~2007年该值有所减小,而到了2012年,值又恢复到了2000年水平。从各等级的分布情况看,它们相间分布,各等级之间界线不明显且比例各不相同,同时各个比例也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从空间分布看,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少量地方,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河流分布和东部地区。(4)通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导致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其中自然环境是内因,具有长期影响,而人类活动是外因,具有活跃而显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