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人工林冠层导度特征及其对蒸散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层导度(Canopy conductance,gc)可反映生态系统尺度上气孔的活动状态,其作为重要的生物因子,直接影响植物与大气间的碳水交换过程。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蒸散的变化规律及控制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冠层导度是影响蒸散的重要因子,因此深入细致的研究环境因子对冠层导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和生物因子对蒸散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交换过程,预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征。本研究以中亚热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千烟洲试验站12年连续观测的蒸散、气象及遥感获取的叶面积指数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冠层导度,进而利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该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冠层导度和蒸散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详细剖析了环境因子对冠层导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在不同气象背景年份中,生物和环境因子对冠层导度及蒸散的影响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冠层导度(gc)的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gc多年平均值为3.46±0.36 mm s-1,大多数年份峰值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10月。冠层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可能被主控因子的影响所掩盖,因此,为了深入研究环境因子对冠层导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大量数据开展了细致研究。首先,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表现为gc的主控因子,当VPD大于1.8 k Pa时,gc显著下降;当剔除VPD(0.4 k Pa<VPD<1.8 k Pa)的影响时,可发现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Ta)对gc的影响,在空气温度低于28°C时,gc随Ta线性升高,继而下降;当进一步剔除VPD和Ta胁迫时,可见净辐射(Net Radiation,Rn)对gc影响,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gc随5 cm土壤含水量(Soil water content at 5 cm depth,SWC5)对数升高;在水分胁迫或温度胁迫条件下,50 cm土壤含水量(Soil water content at 50 cm depth,SWC50)表现出了对gc的调控作用,表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可利用深层土壤水抵御环境胁迫。(2)不同气象背景年份中gc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干旱年,gc随VPD线性下降,VPD可解释gc变异的97%;寒冷年,gc随SWC50线性增加,SWC50可解释gc变异的98%。浅层土壤含水量SWC5在寒冷年对gc的驱动作用最小。(3)蒸散(ET)的变化特征及环境与生物因子对其影响:多年平均日ET值为2.02±1.23mm,峰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冬季。Rn是影响ET的最主要因子,当Rn大于20 MJ m-2时,ET显著下降;ET对VPD和Ta的响应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阈值分别为1.9 k Pa和30℃;ET随冠层风速(Wind Speed,WS)呈二次函数变化,当WS小于3 m s-1时,ET随WS增加而逐渐增加;当WS大于3 m s-1时,ET随WS增加逐渐减小;ET随降水量(Precipitation,PPT)线性递减。Rn、Ta和VPD在日尺度上对ET的驱动效果较为显著。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这三个因子对ET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别。日尺度和年尺度上Rn对ET控制作用最强(r~2=0.76;r~2=0.31);月尺度上VPD对ET控制作用最强(r~2=0.17)。在不同气象背景年份下ET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响应存在差异。当出现干旱胁迫或温度胁迫时,LAI对ET的调控作用减弱。(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不同年型背景下环境和生物因子对ET的影响特征:在寒冷年,环境因子对ET影响大小顺序为:Rn>VPD>Ta>SWC20>LAI;在干旱年,环境因子对ET影响大小顺序为:Rn>gc>VPD(负影响)、SWC50>Ta、LAI>WS;平均情况来看,环境因子对ET影响大小顺序为:Rn>VPD>SWC20>Ta>LAI>gc,说明Rn是该生态系统影响蒸散的主要因子,但在不同气象背景年份下Rn会与不同环境因子或生物因子对ET产生协同调控。平均而言,gc对ET存在较弱的正向驱动作用;在寒冷年,gc对ET的影响不显著;在干旱年,gc对ET存在一定的正向驱动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油脂的需求和消费量在逐年增加。由于国内供需不足,而棕榈油产量大、成本低廉以及能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有着很好的替代性,所以我国成为了棕榈油进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是中国进口植物油(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第一大来源国,若其减产或减少出口,将会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稳定供给。因此,充分了解并预测油棕的产量变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气候变率和油棕产量数据,利用多种
学位
本文基于1979~2019年东北地区逐日降水数据和NCEP/NCAR大气再分析逐日资料。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首先分析了东北夏季低频降水的历史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夏季10~8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与东北地区低频降水异常的关系,然后综合低频降水及其相联系的大气季节内振荡利用时空投影模型(STPM)对不同频段低频降水进行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1)东北
学位
采取探究式教学设计进行高三元素化合物的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中将铁元素、卤族元素、电化学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四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围绕元素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设计出综合探究型原电池,展示出更丰富的知识点,体现更强的知识综合应用。
期刊
谷子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多在东北、华北等地区种植,其不仅在旱作农业、畜牧业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下,谷子还是重要的战略储备作物。谷子具有适应性广、抗干旱、耐土地贫瘠、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性。因其多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种植,水分胁迫常有发生。谷子的生产离不开其严苛的水分条件,过度干旱可以使谷子减产和降低品质,使谷子种植区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生态发展战略的进行也将受到延缓。本试验
学位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具生态效益的稻田管理措施,在北方稻田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探讨增温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北方稻田水稻生长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揭示其变化规律及机理,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生产及生态效益的影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东北地区种植较为广泛的水稻品种“北粳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设置对照(CK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频繁而广泛发生的干旱事件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产生深远影响。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可作为衡量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与耗水之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指标。深刻理解干旱对WUE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有利于预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征。青藏高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干旱是影响青藏高原上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气象事件。因此,系统地阐明不同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干旱和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量级、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农业气象灾害事件显著增多。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农业大国,地处中亚内陆,气候条件复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全球增温的背景下,开展气象干旱和极端高温对中亚棉花产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APSIM-Cotton模型的发展历程及模型发展各阶段的优缺点,对比了模型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应用的案例,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稻田作为农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维持全球和区域生态系统碳平衡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重要环节,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然而,目前关于增温对稻田ER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在不同增温幅度条件下,ER的响应及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稻田ER及其组分对不同
学位
杂草稻虽然被认为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有害杂草,但其遗传变异丰富,有多种抗逆特性,是研究水稻驯化、环境适应以及品种改良的优良的遗传基础。在苗期阶段,杂草稻的外表与栽培稻的并无明显差异,但杂草稻却要比伴生栽培稻提前抽穗。在高纬度,温度低,日照时间长的东北地区,杂草稻仍然具有相较于栽培稻提前抽穗的生理特性。因此明确杂草稻提前抽穗的生理调控机制可为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杂籼重组自交系群体
学位
杂草稻是栽培稻田中的一类伴生杂草型水稻,具有较强的生态入侵性,它极大危害栽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同时杂草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耐低温、耐淹水、盐碱等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为栽培水稻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然而杂草稻的遗传本质与起源演化尚未明晰,学术界还存在很多争议。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是,杂草稻很可能经历多次起源,而且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杂草稻分散起源的情况。关于其演化,主要包括四种假说:(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