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公司IPO后业绩下滑成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相关证券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公开募集社会资金的方式上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向社会发行股份,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票”。然而伴随着IPO企业数量的增多,新股首发上市后暴露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IPO后业绩下滑的问题备受学术界关注。它会导致资源错配,降低我国资本市场的活力,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经济损失,还会使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逐渐丧失信心,进而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性。Z公司于2017年在A股首发上市,上市当年净利润、营业收入、股价等业绩指标就开始直线下滑,综合业绩下跌幅度在2017年IPO公司中最为严重,堪称2017年年度“变脸王”。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Z公司上市后业绩严重下滑案例进行了剖析。首先,对Z公司上市前后五年(2014年-2018年)的经营业绩和股市的变动趋势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Z公司确实存在上市后业绩下滑的问题。然后,对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将Z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和行业内可比公司以及行业均值进行对比,发现行业环境不景气并非造成Z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进而对Z公司的IPO过程进行分析,发现Z公司在上市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真实盈余管理;并在上市后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导致承诺建设项目无一成功,投资收益率大打折扣;与此同时,Z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中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包庇纵容Z公司的造假行为;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对并不满足上市条件的Z公司的上市过程推波助澜。这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Z公司在上市当年就发生严重的业绩“变脸”。最后,针对上述Z公司IPO后业绩下滑的成因,本文从政策制定角度、监管机构角度、中介机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推行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探寻企业IPO后业绩下滑的成因并研究如何应对这一现象,不仅有助于遏制企业在筹备上市阶段的造假行为,而且有助于增强政府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对于企业在IPO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的辨别能力,让“垃圾股”无所遁形。避免发生大规模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事件发生,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13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用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获痊愈,16例行手
分析了放射性物质在燃煤中的富集规律,介绍了粉煤灰中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影响途径,介绍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量方法以及检测标准,并对减少粉煤灰放射性污染提了几点建议。
武汉市蔡甸区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集机械化耕整、育插秧、机植保、机收割于一体,为全区农民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自2009年6月成立以来,合作社针对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VR)技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暴露疗法上的内在机制、优势、局限和前景。方法根据VR技术特征和暴露疗法(ET)基本原理研究VR治疗PTSD的内在机制,分析比较
早香蜜(二宫白×金花):代号81-6-11,笔者于1981年杂交选出的优株,1995年与重庆金科良种场(现重庆绿康果业有限公司)合作进一步筛选鉴定,2000年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