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安徽省某农村社区参与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前后农村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情况,评价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活动效果,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与当地村干部沟通,选择16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且口碑较好的农村家庭主妇,对16名农村家庭主妇进行AIDS相关知识培训,以她们为主体将AIDS相关知识向其家庭成员和社区人群传播,比较活动实施前后农村社区居民对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入户询问调查收集资料。运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检错,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F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活动实施2个月、4个月、6个月后,社区居民对AIDS的病原学相关知识得分由基线调查时的(2.01±1.597)分提高到(2.47±1.327)分、(2.87±1.336分)、(2.98±1.283)分(F=12.990,p=0.000),社区居民对AIDS病原学相关知识6个知识点的知晓率除了“艾滋病是可治愈的”外,其余均有所提高(均有p<0.05);AIDS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的得分由(4.18±3.012)分提高到(4.88±2.623)分、(5.76±2.670)分、(5.93±2.342)分(F=11.659,p=0.000),AIDS传播途径相关知识10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均有所提高(均有p<0.05);防治相关知识得分由(3.38±2.736)分提高到(4.33±2.266)分、(4.47±2.276)分、(5.15±2.038)分(F=12.179,p=0.000),防治相关知识的7个知识点除了“准备怀孕前接受HIV抗体检测和咨询”外,其余均有所提高(均有p<0.05)。活动实施2个月、4个月、6个月后,社区居民对待AIDS患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社区居民会和感染者一起同席吃饭、喝酒的比例在26.1-33.9%之间(χ~2=13.266,p=0.039);会让感染者家小孩和自家小孩一起玩的比例在27.7-37.1%之间(χ~2=19.898,p=0.003);会和感染者说话的比例在47.0-58.8%之间(χ~2=13.671,p=0.034);会和感染者一起打牌等娱乐活动的比例玩在31.9-42.3%(χ~2=18.414,p=0.005),感染者发病时会协助他或她去医院的比例在47.6-74.8%之间(χ~2=42.595,p=0.000)。结论:以农村社区家庭主妇为AIDS预防切入点,促进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可作为农村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