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之一,卫星导航定位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和GNSS在轨卫星的不断增加,定位的精度不断提升。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由于定位信号受到遮挡、可见卫星数目不足,卫星定位系统难以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位置服务。因此,伪卫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研究独立组网的地基伪卫星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独立组网的地基伪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定位原理和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构建方法。伪卫星定位系统由地基伪卫星基站和伪卫星定位接收机两部分组成。系统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由工控机、中频通道和射频通道构建的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编程实现发射机基带信号构建、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和定位解算等功能。2、构建能够有效抵抗远近效应的伪卫星定位信号。首先,分析传统GPS定位信号的特点,对伪码的相关性和信号的扩频调制进行仿真。然后,介绍远近效应,分析了造成远近效应的根本原因,对伪卫星定位系统潜在的远近效应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设计了既能够有效抵制远近效应又能够最大程度上继承GNSS信号特征的TH/DS-CDMA定位信号,并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编程实现。完成了发射机基带模块的设计。3、针对伪卫星定位信号跳时特性,设计了适用于伪卫星定位信号的捕获方法和跟踪环路。首先,分析信号跳时机制给伪卫星定位信号捕获带来的困难;基于伪卫星定位信号相干积分包络对频率误差不敏感的特性,设计了伪卫星定位信号的捕获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参照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跟踪环路,设计了伪卫星定位系统的跟踪环路,并对跟踪环路进行了仿真。最后,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完成伪卫星定位系统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的编程及实现。4、研究伪卫星用户接收机定位基站的选择方法。对比伪卫星定位系统与GNSS的异同点,提出采用加权精度因子取代传统的精度因子作为伪卫星定位接收机定位基站选择的依据,并设计了基于基站对加权水平精度因子贡献的定位基站选择方法,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性能。5、对所设计的伪卫星定位系统在理想和复杂环境下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独立组网的地基伪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很好的抵抗远近效应;无论是理想还是复杂的环境,伪卫星定位系统都可以完成厘米级别的高精度的定位,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