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中国古典小说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就是穿插运用诗词曲赋,以承上启下。这一艺术手法在《红楼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点缀其间的一百余首诗词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隐寓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和结局,丰富和渲染了作品的主题。《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更是这伟大巨著中的点睛之笔,它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它不同于一些流俗小说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这些诗词曲赋富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曹雪芹的精心制作使得吟咏者的某种气质、生活态度与所咏之物的特性或咏某物最相宜的诗风相结合,使得这些诗词曲赋具有很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对于《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层出不穷,而诗歌翻译一直是《红楼梦》翻译研究的热点,论文不少,其中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的音美、形美、意美作为分析框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则试图通过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元功能理论,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英译本进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方面的分析,试图通过语言学的分析揭示,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审视,与此同时,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可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文献看,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本分析的研究已不少,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本文的分析说明是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诗词翻译研究的一次尝试,希望可以给诗词翻译研究者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