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相对于整个体系而言,仍然是比较薄弱的一环。怎样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服务失衡,完善健全整个金融服务是社会上各界人士一直注视的焦点。2006年12月,国务院对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放宽了其准入条件,以此动员大型商业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关注农村金融市场,进而开展相应服务,增加对农村市场的供给。在一段时间内该举措有效的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相对紧张的情况,可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今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商业银行对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疑虑,未能有效解决供给不足的现状,而且在进入模式选择上十分单一,不能很好的实现和农村合作社等已有金融机构的完整对接;另外,商业银行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可持续的发展上和盈利管理上前景不看好,导致其在经营决策和定位上有一定出入。外资银行现阶段也只是以设立村镇银行和实施中小企业贷款的方式在探索,不能发挥巨大推动作用。本论文首先对农村金融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阐述了近段时间理论发展的情况。同时,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据此,以SWOT理论为框架,详细分析了XX银行在拓展农村金融市场中所拥有的自身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其在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机会和威胁,并据此提出了XX银行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性建议,为其进入和打开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保障和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