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和谐”、“健康”等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学理论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渗透到诸多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生态学的概念、观点和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借用和移植,生态学己成为适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的一种新型方法论和伦理观。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育生态学正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教育生态学的诞生,既是生态学发展、分化的产物,也是教育研究者自觉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开始。在这一生态和教育相结合的领域里,学者们虽然不断探索,不断丰富教育生态学理论,但仍需要有更多后继的研究,尤其是在充分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对实际、具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更全面、细致,地观察和处理。本文就是结合生态学的原理针对高校英语课堂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把观察到的课堂教学的生态化现状同生态化标准进行对比,找出高校英语课堂教育的非生态化问题。最后通过研究结论,结合生态学原理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为了实现研究目的,作者从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调查研究:1.郑州高校英语课堂的各个生态因子现状是什么样的?2.郑州高校英语课堂的生态因子有哪些是不符合生态学理论和标准的非生态化的现象?3.郑州高校的英语课堂为什么会产生非生态现象?本文的研究工具主要采用学生、教师调查问卷来观察英语课堂的生态化现状。主要是观察课堂生态的人文环境和主体因素即老师和学生。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研究,作者结合以往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对弗雷泽等学者在课堂环境量表方面做出的贡献和生态学原理设计出考察英语课堂生态因子的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在对问卷进行反复地考察和修改后,作者开始进行数据收集。除此之外,作者还利用了一份课堂观察表对课堂生态做了进一步的定性研究。作者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课堂观察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课堂观察表也就问卷中少有涉及到的课堂生态物质环境进行了补充研究。所有的受试者分别来自于郑州三所不同等级的本科院校的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的292名学生和30名公外部教师。研究对象还包括对九个英语课堂及教学过程的现场观察。本文所收集的数据通过Excel办公软件和图示进行整理分析。首先,用电子表格整理出的结果和课堂观察表中记录的内容对高校英语课堂的各个生态因子的现状做出描述;接着,参考生态学相关准则对课堂存在的非生态化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再次结合课堂观察表和生态学相关的原理和标准总结出导致非生态化现象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作者结合生态学原理,个人经验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论,讨论了如何改善课堂的生态。研究结果包括:首先是课堂生态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主体因子具体的生态化现状的描述,其中包括气温、照明、颜色、课堂规模、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因子的现状;教学内容、时间、方法、师生关系等人文环境因子的现状;教师、学生两大主体因子的表现。接着作者通过把观察得到的结果与相关生态学理论和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作者发现除了人文环境因素下的师生关系比较理想并且符合生态化标准外,其余因子都不同程度的违反了生态化理论和标准的内容。如班级规模违反了阿里氏原则;教学内容量和方法违反了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生态课堂差异性,多元性,文化性和交际性的特征等。从整体来看,目前郑州高校英语课堂的生态化现状并不理想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接下来作者又进一步从物质、人文和主体因子三方面讨论了造成课堂非生态化状况的实际原因,如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观点落后、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短缺、教学方法不当等。最后作者结合研究结果,生态学原理,个人经验和其他领域的理论总结出改善课堂生态环境九条的建议。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它的理论意义在于扩充生态教育理论下微观领域即生态课堂研究方面的定量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使微观生态教育理论触及到更加实际和系统的研究领域;其实际意义在于研究结果为今后学者的相关研究,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生态化课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间和研究能力有限,作者通过个人研究分析所修改出的英语课堂生态现状调查问卷和观察表有待今后研究者进一步验证并扩大其有效性和可信度。此外,文章重点是通过结合生态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出非生态化课堂教育问题。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在教育生态学领域下的理解和解决方法有待今后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