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体育教学必须达到五个领域的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因此,要达到这五个领域目标必须制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原则,采用正确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才能顺利达到以上五个领域的培养目标。研究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能更好地去探究中学体育教学中五个领域目标达成情况,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利于研究青少年合理健康运动的方法。本研究以西宁市三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录像法,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西宁市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西宁市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体育教学的理论帮助,为推动西宁市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三所中学能够较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能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证课时量,同时也能够依据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体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贯彻体育教学原则以及采用正确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学目标方面,认识不清,层次不清,不能充分理解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将三者混为一谈,出现了课堂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未能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局限,教学模式通常是传统的技能传授为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在体育教学原则方面,教师对体育教学原则理解不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贯彻各种体育教学原则,不能充分认识到七大体育教学原则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从而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议: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将总目标层层细化,逐步细化到每节课的课堂体育教学目标,注重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把握好七大教学原则,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每一节课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体育教学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教师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收集课程资源和自我开发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要充分理解体育教学评价中“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四个基本问题,跳出教师以成绩评价学生的误区,要运用学生互评,教师互评,学生课堂反馈等多种评价手段,同时也要加入非常规的教学评价,比如家长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家长评价教师教学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