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催化奎宁酮不对称还原生成(S)-奎宁醇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胆碱能药物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功能,从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光学纯的奎宁醇是抗胆碱能药物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因其3位的手性碳,使其具有(S)-奎宁醇和(R)-奎宁醇两种构型。(R)-奎宁醇是抗胆碱能药物瑞伐托酯的中间体,其生物合成方法已经多有报道。(S)-奎宁醇是抗血清素受体拮抗剂药物和抗胆碱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通常是通过构型转化的方法,以3-奎宁酮为原料,经硼氢化钾还原、与乙酰氯成酯、水解得到。该合成(S)-奎宁醇的方法较为繁琐,若引入生物催化剂使得奎宁酮一步还原为(S)-奎宁醇,将既能解决繁琐的反应步骤这一不足,又能得到光学纯的(S)-奎宁醇。在前期的工作中,本工作通过菌种筛选技术,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能还原奎宁酮不对称合成(S)-奎宁醇的菌株-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WY1406)。该菌株能将奎宁酮不对称还原为光学纯的(S)-奎宁醇,转化率达95%,ee值大于99%。但由于利用野生菌株生产具有培养周期长,活性较低等不足,作为催化剂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课题采用基因克隆的技术,利用已报道的奎宁酮还原酶基因为探针,对红球菌属基因组进行分析比对,在基因库中进行筛选,利用得到的基因组进行引物设计,并从已有的红串红球菌株中克隆得到羰基还原酶基因,并将其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对构建成功的基因工程菌验证其活性及立体选择性。结果表明,利用通过筛选得到的29条引物进行基因克隆,得到16条基因,经过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后,仅有一个基因ReQR-16表达为包涵体,其余的均为可溶性表达。利用粗酶液检测它们催化奎宁酮还原的活性及立体选择性,发现只有6个基因表达的酶能还原奎宁酮,其中有2个基因表达的酶还原产物的ee值大于99%。最终,利用该基因的全细胞进行放大规模的催化反应研究,发现基因ReQR-25表达的目标酶能在14h内转化5g/L的底物奎宁酮转化率达93%。通过本实验所得到的带有奎宁酮还原酶基因的基因工程菌,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一种新的单一构型的奎宁醇产物。弥补了化学法合成光学纯的(S)-奎宁醇的不足,为工业化生产光学纯的(S)-奎宁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哈代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乡土生态作家,其威塞克斯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他"天人合一,物我平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而当代哈尼诗人哥布的作品中描绘了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加快城市的城市化建设,改善道路车辆拥堵的情况,拓展城市空间。通过对建设的管理模式与关键技术的分析,先找出是基于管理模式的不足,继而提出优化
<正>影视作品中最吸引观众之处往往是剧情产生剧烈的矛盾冲突的地方,冲突的产生不仅是影视作品精彩所在,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笔者以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
<正>两岸解禁后的20多年来,包括歌仔戏在内的民间文化交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预见,交流仍然是今后两岸民间文化继续互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式,并将为两岸和平统一大
<正>伴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日渐成熟,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与互联网+体育产业相关的利好政策。为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体育产业发展"十
会议
目的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invertedpapilloma,NIP)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DNA及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总结了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新经验。结合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对高校阅读文化涵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