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政治访谈中语用模糊的使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以14篇政治访谈为语料,对政治访谈中语用模糊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政治访谈中语用模糊的内在运作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在政治访谈中,语用模糊的内在运作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语用模糊在政治访谈中的语言标识;2.语用模糊是政治访谈中语言使用者顺应环境的结果;3.在政治访谈中,交际者在使用语用模糊这种交际策略时,模糊语本身所产生的语用功能也会帮助交际者实现交际目标。针对以上三个方面,首先,作者发现在政治访谈中,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用模糊时有着较高程度的元语用意识,并在语言层面留下痕迹。具体表现在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其次,语用模糊是交际者语言选择的结果,也是语言顺应的结果。其使用是交际者顺应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具体来说,这些环境因素包括交际背景,听众,社会身份,社会规范,交际动机,信仰及情感。再次,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所使用的语用模糊的交际功能不同。采访者所使用的语用模糊策略是为了控制话题走向及转移听众对其话语中敏感部分的注意力,而对于被采访者,语用模糊的使用是为了同时实现两个交际目标,即给予满意的答案和保持公众形象,因此语用模糊具有合适性,表面合作性与表面真实性的功能。本研究希望从理论上扩展对语用模糊的认识,并揭示顺应论对语用模糊使用的强大解释力;在实际中,帮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在政治访谈中学会策略性的使用语言,实现各自的交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