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对工业污染物进行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工业项目建设准入的一把钥匙,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对工业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环节。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要对工业污染源进行相应的严格控制。2012年2月29日发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特别加入了PM2.5和臭氧。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随后环保部下发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区域排放细颗粒物及其主要前体物项目,应对相应污染物进行评价。标志着我国的环保工作要求已从总量控制逐步转向总量控制与质量控制并举、从一次污染控制转向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协同控制。工业源是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尚未明确提出进行PM2.5影响预测的要求和方法,且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空气质量预测模式的研究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国际上典型空气质量模式包括法规化中小尺度模型、综合型区域尺度模型和全球尺度空气质量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尺度一次污染物模拟和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大气预测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分析AREMOD、ADMS、CALPUFF等不同大气扩散模式间差异,结果表明CALPUFF模式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PM2.5的扩散预测研究。然后,对CALPUFF模式的原理、软件结构、模式特点、参数及参数的选取做了深入分析,并确定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其次,根据所选案例—华北某电厂的特点开展建设项目PM2.5环境影响预测,设定了五种情景进行预测模拟计算。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ALPUFF扩散模型选择不同的参数将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并对模型计算过程中要求的各种参数影响进行了研究修订。实例研究证明CALPUFF模式能够较好的满足现行大气导则对PM2.5的预测要求,特别是能够区分一次PM2.5和二次PM2.5的浓度贡献,且可操作性强。再次,通过对CALPUFF模式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认为O3和NH3是影响PM2.5扩散预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与大尺度模式预测的相关结论是一致的。最后,通过建设项目PM2.5预测研究方法的确定,可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污染源的管控、合理规划建设项目的布局、从源头减少工业源PM2.5的产生和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