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监测奶牛产奶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分析陕西省奶牛中心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研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体细胞数、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对陕西省62个奶牛场19729头奶牛,2018年1~12月共113842条牛奶DHI测定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各规模奶牛场不同月份日产奶量变化呈现一定规律的波动。在春夏之交或夏季时产奶量有所下降,在夏秋之交或秋季时产奶量开始上升,其中,2100~2899头规模奶牛场平均产奶量达26.70 kg,高于其他规模奶牛场;90~299头规模奶牛场产奶量最低。体细胞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乳蛋白率1~4月从2.90%~3.60%先逐渐升高,到3.60%之后又逐渐下降,8月之后又开始上升。各规模奶牛场乳脂率呈先上升再下降再逐渐上升趋势。2.奶牛体细胞数越高,产奶量越低,尤其是在体细胞数超过50万/ml时,产奶量下降尤为明显,胎次越高,体细胞数越高。3.随着牛奶体细胞增加,乳脂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体细胞数不超过50万/ml时,随着体细胞数增加,乳脂率呈上升趋势,但当体细胞数超过50万/ml时,乳脂率随体细胞数增加而下降;体细胞数与乳糖含量呈负相关。4.各胎次产奶量顺序由高到低为:2胎>3胎>1胎;1胎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低于2胎牛和3胎牛,胎次对牛奶乳糖含量也呈显著影响,随着胎次增加,乳糖含量呈下降趋势。5.在泌乳前60 d乳蛋白率显著低于其他泌乳天数分组,随着泌乳天数后延,乳蛋白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泌乳前60 d,乳脂率高于其他泌乳天数分组,且在251~305 d与>305 d时乳脂率显著低于其他泌乳天数分组乳脂率。在整个泌乳期,乳脂率呈先下降再上升然后再下降趋势。乳尿素氮在前30 d时低于其他泌乳天数,随着泌乳天数的变化,乳尿素氮呈下降趋势,整个泌乳期,乳糖含量无显著变化,体细胞数随着泌乳天数的变化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