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约1/3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早期死亡,多数幸存者遗留有长期的残疾。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主要原因是血压高引发的再出血,而预防再出血发生的最主要措施是控制血压。出血后的6-8h,则作为脑出血超早期(超急性期),一般认为应在此期维持较高于正常的血压,以防止高颅压导致血管闭塞,加重脑缺血。而有研究表明,患者颅内压控制在270mmH2(0)以下时,血压低于指南标准30-40mmHg,仍未有脑灌注不足表现。这就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控制打开了思路,由此可以推想,高血压脑出血超急性期的降压范围仍有待研究。本实验意在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超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血肿大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挑选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科2013年1-10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入组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入院,均表现为收缩压升高(150~220 mmHg),平均年龄为62.5岁,其中61.8%为男性。强化治疗旨在迅速(1 h内)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以下。而指南推荐治疗的目标是将收缩压降至180mmHg以下,且不限制时间。强化降压组,降低并维持血压在120-140mmHg,指南降压组,将血压维持在160-180 mmHg。动态复查头颅CT,计算血肿量变化及有无梗塞、脑水肿情况。随访和记录患者3个月内NIHS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共有6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2.5岁,61.8%的男性)被随机分配接受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和指南降压治疗。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是平衡的。 强化降压组效果满意。降压从脑出血发病到开始治疗的平均时间比指南降压治疗组短(4.0小时VS4.5小时P<0.001);强化降压组从入组到开始注射降压药物的中位时间也比指南降压治疗组短(0.1小时VS0.3小时P<0.001)。强化降压组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指南降压组(140mmHgVS164 mmHg,P<0.001),强化降压组94.1%患者达到目标血压:<140mmHg)。 所有的患者在入组后24小时均接受CT复查,强化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基线水平血肿体积分别为19.4±11.4ml和19.6±12.4ml,二者无显著性差别,24小时血肿量分别为20.1±11.4ml和26.6±12.7ml,二者差别显著(P<0.01)。 不良事件的监测显示无论是24小时内的神经功能恶化、治疗24小时平均脑水肿宽度、脑梗塞的发生、严重不良结局或死亡均无明确证据证明强化降压组引起脑内缺血灌注不足改变,导致不良事件。而且强化降压组的24小时血肿增加远少于指南降压组(2.9%比11.8%)二者差别显著(P<0.01)。 针对NIHSS的顺序分析显示,与指南推荐的降血压途径相比,强化降压组患者的评分更低,有更多患者改善短期预后,减轻后遗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结论: 1超早期强化降压较指南降压标准更有益于控制血肿扩大,血肿体积分别从19.4.±11.4ml和19.6±12.4m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到24小时血肿量分别为20.1±11.4ml和26.6±12.7ml(二者差别显著P<0.01)。 2收缩压控制在120-140mmHg的范围内未发现引起脑内缺血、灌注不足改变。 3超早期强化降压能够显著减少急性期脑损伤,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减轻后遗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