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散到整体:中国社会组织治理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社会领域推进和完善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契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领域实体化的组织形式,既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也是国家治理重要的治理客体。社会组织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从既往研究来看,学术界或多或少的把国家对社会组织治理作为考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切入点。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治理模式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是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的折中选择,有其当时的合理性,但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组织治理的现实需要,中国社会组织治理模式亟待改革。整体性治理是发端于20世纪90年末期、兴起于21世纪初的全新治理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迅速成为国家治理的一种改革模式。从发展脉络来看,整体性治理经过了由思想萌芽到理论成熟、由理论倡导到实践运用的发展过程;从理论意蕴来看,整体性治理是对理论和现实的积极回应;从模式价值来看,整体性治理回归到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满足人民需求作为目标导向,治理主体之间更加平等;从问题面向来看,整体性治理主要针对以“碎片化”为表征的“棘手问题”,并以整合、协调、数字治理为解决问题、实现整体性治理的主要方式。双重管理将社会组织管理职能分散于登记管理单位和业务管理单位,分级管理将社会组织管理分散于国家、省、市、县四个行政层级。同时,党领导的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以及很多国务院直属的社会组织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使得中国社会组织管理还分散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不同范畴。按照治理主体的整合还是分散的标准,可以将治理模式分为相对应的整体性治理和分散性治理两种模式。由于中国社会组织尚未从“管理”过渡为“治理”,其管理特征仍十分明显,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社会组织呈现出“分散式管理”的特征。中国社会组织“分散式管理”体现在治理客体、治理主体及治理制度的碎片化表征上。在政策层面呈现出政策与政策之间的矛盾、专门和配套政策的缺失、政策与现实情境的脱节等冲突;在管理层面存在着治理目标与手段分离、责任分散与裂解、治理工具和手段滞后等症结;同时这种“分散式管理”还面临着整合困境、协调困境、服务困境;究其产生的政治原因,社会组织“分散式管理”是国家对社会组织统一管理和专业管理、风险控制与发展压力、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改革的折中选择。针对中国社会组织“分散式管理”问题,结合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整体性治理可以成为中国社会组织治理的一种改革路径。从历次改革来看,中国社会组织治理呈现出从分散管理到多重管理、从多重管理到双重管理、从双重管理到局部整体管理的过程,整体性治理符合中国社会组织治理的改革规律和趋势。从路径动因来看,整体性治理可以有效应对“分散式管理”面临的困境;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动因也为中国社会组织整体性治理改革提供了从管理到治理、从规制到法治、从分散到整体的改革契机。从本土调适来看,作为“舶来品”,整体性治理可以通过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进行政治调适、构建整体治理文化进行文化调适、契合社会治理目标进行社会调适,从政治、文化和社会三个角度实现整体性治理本土化。从实现基础来看,可以通过塑造主动型公务员执行主体,统筹解决中国社会组织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进而对社会组织治理人员、治理客体、治理技术进行优化。从具体策略来看,通过整合治理主体、整合治理层级、整合治理制度,健全社会组织整体治理体系;促进组织机制协调、强化政策制度协调以及公私部门间协调,构建社会组织治理协调关系;通过纵向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流程再造、横向上实现社会组织治理各主体间信息共享、打造社会组织治理平台实现社会组织数字治理转型,实现中国社会组织整体性治理。从未来图景来看,中国社会组织整体性治理改革可以实现统一管理和分类发展相协调的整体治理构架、多元共治和依法自治相融合的治理制度体系、相互信任和平等协商相加强的国家社会关系。促进中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中国社会组织整体性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需要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需要社会组织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任。通过施行中国社会组织的整体性治理模式的改革,完善社会组织治理体系、提升社会组织治理效能,最终实现能够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整体性治理。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完善和补充。该文以流体力学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原则。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包含课前线上任务发布、课堂教学和课后在线考核三个环节。以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教学内容为例,详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细节,旨在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大学新生适应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山西某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和学习适应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因素在对时间管理和学习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大学生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直接影响学习适应。
为调查我国多个省份鸡群中发生一种以眼睑肿胀出血、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率急性下降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对发病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1)该病自2021年12月首先发现于广东省某三黄鸡群,随后陆续在福建、安徽、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鸡群中发生,鸡群发病率高,后期易继发感染细菌,死亡率1%~10%;2)实验室初步诊断
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元素的分析与总结,以流体力学一章为例对理想流体模型、伯努利方程及其推论等知识点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推动了大学物理中流体力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方式,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主体知识结构中,可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以“流体力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点复杂、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难度极大的特点,需要巧妙设计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基于此,挖掘归纳“流体力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计了课程思政内容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素养,塑造健康的价值观,提高“流体力学”课程的思想政治育
<正>【活动背景】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成绩往往与其时间管理的能力密切相关,时间管理得好,学习效率就相对高,也容易取得好成绩。鉴于高一学生初入高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对于时间不能做到合理分配。本节课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提高时间管理的意识,认识时间管理的本质,掌握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目标】体会时间的不可逆和管理时间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
尽管诸多研究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但作为旅游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旅游高等教育却被忽略。为了深入探究疫情与旅游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长访法对高校的旅游教育者、旅游专业学生以及旅游行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问和交流。通过分析发现:(1)疫情降低了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2)疫情迫使旅游专业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3)疫情加速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
网络圈群化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网络圈群化的特点为网络圈群影响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网络圈群影响的深入性与封闭性、网络圈群构成的虚拟性与真实性、网络圈群构成的嵌套性与叠加化。网络圈群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全面掌握大学生所属的网络圈群情况、无法及时了解与把控大学生出现的网络舆情、无法精准掌握与利用网络圈群文化与话语。因此,高校应从建构网络圈群管理体系与机制、建构介入网络圈群
在“互联网+”教育场景多元化应用的背景下,《流体力学》将思政课程教育有机融入到混合教学模式下,是一种以深度学习为目的新的教学模式。分析了《流体力学》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及评价效果,探讨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初步构建《流体力学》混合教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文化自信、工匠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
以上海海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为例,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与实现思路,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思政元素,基于具体案例探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与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