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罗门之歌》发表于1977年,是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黑人小说,这部小说奠定了莫里森在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在这部小说里,莫里森从容地游走于人物的生活和心灵之间,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说中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人性变化。其中,对人物面对精神困境时的挣扎与反抗的描述和主人公梦境的清晰呈现,使得小说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心理结构和内心世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丰富而完美的成长小说,奶娃和吉他的成长历程演绎了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原始欲望和崇高道德带来的冲突而进行的自我防御则在几个非重要人物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莫里森在作品中描写了几个和小说情节联系紧密的梦境,而每一个梦境都能找到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的踪迹。因此本论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对小说进行解读。除引言和结论外,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托尼·莫里森的文学成就,《所罗门之歌》的文学地位和国内外研究情况,并说明了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作为本研究理论基础的原因。第一章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着重分析主人公奶娃以及吉他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深陷种种矛盾和混乱之中的奶娃在其精神母亲派拉特及挚友吉他的影响下,踏上南下寻根的旅程。在其南下之旅中,受黑人同胞、家族历史及传统黑人文化的影响,奶娃的人格由遵循享乐原则的本我逐步转变到以现实原则为指导的自我,最终达到人格升华,即超我。与之相反,一直以智者形象出现并引导奶娃的吉他,因父亲惨死不得善终以及白人对黑人同胞的杀害而心生仇恨,走上了一条复仇之路,其人格也由理智的自我、完善的超我转向了由原始本能控制的本我。通过对两个人物人格发展的分析,不仅达到从精神层面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的目的,而且论证了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章选取了对奶娃人格变化产生影响的四个人物:吉他、麦肯·戴德、露丝和派拉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防御机制分析小说中四个人物在面对心理和社会冲突时采取的自我防御措施。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释梦理论分析了小说中的三个梦。莫里森独具匠心地在小说中安插了三个与小说情节紧密相扣的梦境,分别是奶娃处于不同人格发展阶段所做的关于母亲的梦、童年的梦和飞翔的梦。通过对这三个梦的阐释,奶娃的内心变化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展示,同时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即现实是梦的来源,梦是一种精神现象,是愿望的达成。结论部分再次强调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作为本论文理论框架的重要意义;理论与文本的契合分析,不仅使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深入挖掘,人物本身的言行得到了深度阐释,理清了发生在小说中人物身上的那些难以理喻的行为,使得人物形象更为清晰;而且也暗合了莫里森对黑人民族出路的反思,即在人格的成长过程中偏离理性和人性的约束、远离黑人文化并不能带给黑人民族光明的未来;立身于本民族文化,关注本种族自身的问题和矛盾,取得人性的升华,才是赢得精神自由的关键。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成长和成长过程中的自我防御也是当下许多人正在经历的,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和生存压力持续增大的当下,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日渐增多,作者期望本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对当下社会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