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ki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科在刑法上主要指被法院认定有罪的一种事实,一旦存在这种事实,犯罪人将会受到各种不利的影响。前科报告义务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有着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的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前科制度给犯罪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逐渐超过了其功能。对未成年人而言,这种不利影响尤为突出。未成年人背负前科之后,就很难回归社会。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前科还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由于未成年人在很多方面具有特殊性,将其绝对的隔离在社会之外是不合理的。在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已被许多国家接受的条件下,不论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使其能够顺利的重返社会,还是为了能更好的实现刑法的目的,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共计三万余字。第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概述。在概述部分中,就前科和前科的后果、前科消灭制度以及前科消灭制度与复权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前科定义的梳理,从而进一步界定出前科消灭的内涵,然后推导出未成年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由于很多人把前科消灭制度与复权相混淆,最后还将这两个制度作了简单比较。第二部分主要是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理论基础。在这个部分中,分别从哲学、犯罪学、刑法学和法理学等角度来论证了构建该制度是可能的。在哲学方面,主要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在犯罪学部分,主要强调了标签理论对犯罪人的影响。在刑法学部分中,从目的刑理论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来阐述构建该制度的原因。在最后的法理学理部分,则探讨了以人为本和法律正义对该制度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国外的立法和我国各地的实践。在国外立法方面,主要列举了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法律,在随后还对各个国家的规定进行了简要总结。国内实践方面,主要选取了河北、山东、江苏等部分地区的地方性规定,并同样对各地的规定进行了简短总结。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主要指在目前的社会中应当建立这样的制度,具体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我国的国际法义务等角度展开。可行性则是指在当下的各种条件下可不可能建立这样的制度,这个部分主要从未成年人的犯罪特征、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专业人员意识转变、法律制度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第五部分主要是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这个部分中,在结合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描绘出了适合于我国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制度构建主要从实体条件、程序条件、配套措施等三个方面展开,力求通过对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
其他文献
一、扬州剪纸溯源扬州剪纸起于汉代,它伴随着民俗生活而产生,并应用在漆器、铜器、彩胜、灯彩、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上。汉代,扬州民间剪纸前身——金银平脱技艺就很发达。这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的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实现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而行政强制执行作为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行政强制执行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时,采取法定的手段和措施,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或者制度。作为一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行
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读题成为网络新闻获得者的必然选择。但为了点击量,不少网络新闻标题置新闻伦理、提供信息的职能于不顾,在新
设计基础是艺术教学的基础阶段,亦是进入专业设计课程前的先导性课程。自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以来,设计基础一直被认为是设计学科中三大知识支撑(基础、艺术、技术)之一
前不久,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织社科院有关部门干部和专家学者,组成“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国情调研”课题组,围绕权力的配置与监督、维护群众利益、推进制度改革、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招投标制度的深入研读,结合招投标现状,对现行制度中的不足部分提出设问,并结合大量设计机构的意见反馈,对其提出综合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从基本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变动等社会各项机制的变化,一个令人瞩目的阶层--白领阶层正在悄然步入中国现代社会,他们无论在经济收入、职能、社会地位或权力等方面都处于"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发展道路。和平发展既是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宣言,也是未来长期主导中国发展道路的战略与理念。探讨中国的和平发展,一个无法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