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天津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8年间,天津市农村经济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建立并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改革的影响下,天津市农业生产结构不再单一,逐步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活跃和发展。在此期间,天津市农村突破了以往的统购统销制度,开始面向市场,促使农产品有效流通,农村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解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于此同时,天津市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并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日益明显地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今,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了影响天津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为全面认识1978年至1998年间天津市农村人口历史变迁,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天津市农村经济改革历程,本文把1978年至1998年间天津市农村经济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农村体制改革初期阶段(1978-1983);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84-1988);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阶段(1989-1998),并对各阶段天津市农村变化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结合不同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变化,分析1978年至1998年间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情况,在宏观层面上对天津市农村人口变迁加以认识和把握。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1978年至1998年间天津市农村人口迁移的相关数据,包括天津市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天津市人口迁移情况、天津市农业人口变化情况、天津市农村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情况和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全面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农村人口变迁的具体情况。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天津市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数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劳动力总量四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分析天津市农村人口变迁的影响因素提供一定依据。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以及天津市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认为1978年至1998年间天津市农村人口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国家农村人口流动政策的变化,农村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农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等。